重庆两江新区:现代金融为科技产业创新赋能增效-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7/17 16:43:45
来源:重庆监管局

重庆两江新区:现代金融为科技产业创新赋能增效

字体:

  2024年,重庆两江新区全域GDP突破5000亿元大关,直管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科技型企业突破6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40家,49家企业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2025年,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推进大会”上,该区表示将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发展新高地。

  企业发展、产业破圈离不开真金白银的硬投入。近年来,在重庆金融监管局的指导下,重庆两江新区金融业深入实施“智融惠畅”工程,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为放大该区影响力、带动力增添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两江新区辖内银行业制造业贷款余额1048.63亿元,占各项贷款9.89%;其中投向先进制造业贷款337.1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392.94亿元。制造业贷款不良率2.36%,低于各项贷款不良率1.20个百分点。

  近日,重庆市银行业协会、重庆市保险行业协会与多家在渝主流媒体走进两江新区,挖掘该区如何以现代金融为科技产业创新赋能增效。

  金融之力护航产业发展

  作为重庆汽车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两江新区已集聚长安汽车、长安福特、赛力斯等多家汽车整车企业,并在助力重庆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上不断发力。

  银行方面,各机构持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开发差异化汽车供应链金融品牌,提升跨境供应链融资支持能力和结算便利度。

  以农业银行为例,该行从产品端和服务端共同发力,致力以“综合化”金融服务模式打造“供产消”全场景服务体系。

  具体看,支持整车制造企业发展方面,对于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广阔的整车制造行业,该行专项提供优惠贷款利率;扶持汽车零部件企业成长方面,对于汽车零部件行业,尤其是专精特新等科创型企业,推出“科技e贷”等专属信贷产品;助力汽车消费市场扩容方面,聚焦新能源汽车品牌,主动降低消费者贷款利率,贷款利率连续三个季度实现下降,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促进汽车消费市场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服务过程中,该行还会组建专业团队,围绕不同企业发展特点、金融需求,量身打造“一户一策”综合服务方案,提供涵盖开户、结算、融资、资金管理、财务咨询等一站式金融服务。

  产业发展需百花齐放,为促进行业整体发展,农业银行还举办“农行汽车节”,通过搭建银企合作交流平台,常态化组织车企开展交流活动,促进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为响应产业发展需求,全面保障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平安产险重庆分公司于去年11月联合赛力斯问界汽车,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产品以及新技术带来的新责任主体、新型风险和用车场景进行创新研发,开发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责任保险产品。

  今年6月份,平安产险联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相关头部车企推出辅助驾驶事故责任判定一体化解决方案,构建全链条事故责任判定体系,搭建以“数据存证—智能判责—司法鉴定”为基础的标准化责任判定流程,进一步消除“人机共驾”场景下的责任认定不清的障碍。

  在金融业的全力支持下,两江新区力争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65万辆。

  让企业走好科创“最初一公里”

  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却常因资金断链而夭折。如何走好科创“最初一公里”,是两江新区作为重庆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主引擎亟须探索的命题。

  拥有重庆首家银政合作“专精特新支行”的中信银行,在两江新区走出了一条“五位一体”的专属服务路径。

  “科技创新不是一蹴而就,往往有回报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中信银行重庆星光支行行长谢红波说,为此中信银行通过发挥中信集团“金融全牌照”优势,统筹“投行+商行+私行+投资+智库”资源,为重庆市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全周期、全场景、多元化、一站式的综合服务。

  何为“五位一体”?首先是股贷债保联动,即通过“股贷债保”多元服务,破解企业全周期痛点,提升服务深度。其中,“股”服务指背靠中信股权投资联盟,构建“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资本市场融资”接力式金融服务体系;“贷”服务指持续迭代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资本赋能产品;“债”服务即依托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实现全场景覆盖、全要素整合、全链条延伸的债券融资安排;“保”服务则通过风险共担的担保合作+定制团险,搭建风险共担体系,提供保障计划。

  其次是链群园态融合,即从资金提供方转型为产业共谋者,深度嵌入企业成长周期,提升服务广度。此外,发挥跨境金融优势,陪伴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服务精度,推出“外汇交易通”线上平台,推出“出口e贷”“跨境闪贷”等融资产品,提供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境外资本运作提供各类方案和“法税财商私”一体化服务等。

  同时,中信银行围绕企业“人、家、企、社”特定场景及时介入服务。如,为企业家个人提供财富保值增值、个人信用信贷、高端信用等服务;为家庭提供各类家族信托服务;为企业进行资源嫁接;为社会做慈善公益等。

  三优政策保障方面,该行持续加码投入资源,提升服务力度。成立跨部门科技金融工作专班,依托中信集团金融科技力量,实施“一企一策”,并为专精特新企业和企业员工提供优先审批通道、优先增值服务、专属理财、专项优惠等。

  企业发展离不开保险护航。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人保财险两江新区营业部成立科技保险专业团队,聚焦新兴产业领域,面向“初创期一成长期一成熟期”不同阶段科技企业,针对性推出研发费用损失保险、关键研发设备损失保险、专利许可信用保险等产品。为提供风险减量服务,人保财险还自主研发的“万象云”平台,为新区企业提供风险评估、监测预警、隐患排查、联动救援等服务。据统计,今年前5月,人保财险两江新区营业部累计为78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超30亿元。

  金融“活水”灌溉普惠沃土

  今年以来,金融监管总局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两江金融监管分局积极响应,快速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部署“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精准对接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着力解决银行放贷难、小微企业融资难供需矛盾,通过政策引导、数据赋能、重点攻破和多方协作,打通融资服务难点、堵点,持续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邮储银行重庆两江分行与地方专班紧密合作,整合多方资源,依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重庆分行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进方案》,成立小微融资协调机制工作专班,构建统筹协调机制,确保小微融资协调机制工作有序、高效推进。

  走访过程中,该行主动下沉到各街道开展摸排工作,参与地方专班各类活动。同时,创新服务模式,举办银企对接会、推介会等活动,积极了解企业需求,提供政策咨询、资源对接等多元化增值服务。

  重庆中泰幕墙工程有限公司是受益者之一。在邮储银行重庆两江分行收到协调机制“推荐清单”后,该行主动了解到中泰幕墙的企业经营状况、融资需求和发展规划,根据企业用款时限要求,匹配“担保e贷”,在三天内发放500万元贷款。

  截至5月末,两江新区辖内银行业全口径小微企业贷款2328.41亿元,同比增加345.49亿元,增长17.42%。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40.10亿元,同比增加110.03亿元,增长8.95%,占全口径小微企业贷款57.55%。

  除重点领域外,两江新区金融机构还关注重要项目。比如,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之一的“疆电入渝”工程,其背后的金融支撑不容小觑。一方面,农行、国开行、工行、中行等多家金融机构授信金额累计超900亿元;另一方面,英大财险重庆分公司为该工程提供保险承保服务,通过提前预防、及时响应,全面保障项目建设安全和员工人身安全。(朱俊洁)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