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刃向内破顽疾 法治护航优环境 万州向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亮剑”-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07/17 16:45:10
来源:万州区委宣传部

刀刃向内破顽疾 法治护航优环境 万州向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亮剑”

字体:

  多头执法、重复检查、标准模糊、随意性强……这些行政执法领域的顽瘴痼疾,长期困扰着企业发展。为整治痛点,今年来,万州聚焦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违规执法司法损害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重拳整治执法司法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正在展开。

  从“疲于迎检”到“轻装上阵”

  正午时分,瀼渡镇一家鱼庄内,美食香气四溢,食客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老板魏世华穿梭于大堂与厨房之间招呼客人,忙得不亦乐乎。

  然而,在不久前,他还常常眉头紧锁。

  “以前除了招呼客人,还得时刻准备‘迎检’。”魏世华回忆道,市场监管、环保、消防等领域轮番上门检查,平均每个月至少要接待3次。从检前准备、检中陪同,到检后整改,一系列流程下来,不仅占了人手更耽误了工夫,经营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

  魏世华的困扰并非个例。

  “经过深入调查,精准锁定了困扰基层企业的三大痛点:‘多头执法、标准不一、频次过高’。这不仅造成了执法资源浪费,还加重了企业负担。”瀼渡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打破这一困局,瀼渡镇以“大综合一体化”改革为突破口,将整治违规执法损害营商环境列为重点,在“综合查一次”机制上深耕细作。

  为终结各自为政的散乱局面,瀼渡镇迅速组建以镇长为组长,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环保、消防等部门精干力量汇入的专项工作组,确立“一支队伍管执法”的刚性原则。将所有涉及餐饮行业的检查事项统一归口管理,并设定每月20-25日为“综合检查日”,减少重复检查频率。同时建立“一企一档”电子台账,避免企业重复提交材料,减轻企业负担。

  针对执法标准模糊、随意的问题,工作组精准设计“执法检查标准清单”“执法检查事项清单”“问题整改验收清单”三张清单,全面覆盖餐饮经营全链条风险点,让执法有章可循。

  此次改革不仅“堵”住了执法扰企的缺口,更“疏”通了服务企业的通道。

  提前发放“明白纸”,引导企业对照指标自查自纠,今年一季度全镇餐饮业问题发生率应声下降45%。引入“执法观察员”制度,邀请人大代表、行业代表等参与现场检查,在监督规范执法行为的同时提供宝贵专业建议,已推动优化3项检查标准。建立“回访评价”机制,匿名问卷收集的满意度直接挂钩执法人员绩效,98.6%的企业好评率成为执法温度的最佳注脚。

  如今,全镇检查频次下降83%、平均检查时间缩短至0.5小时、全镇检查频次下降83%、平均检查时间从1.5小时缩短至0.5小时……执法力量拧成一股绳,实现了“无事不扰”的监管原则与“放心发展”的企业期盼的平衡。

  多维发力直击执法司法顽疾

  瀼渡镇的成功实践,是万州开展违规司法执法损害营商环境专项治理的一个生动缩影。

  此次专项治理覆盖行政执法和司法两大领域,直击15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行政执法领域:重点整治执法理念不端正、监管不到位、程序不规范、受理不作为、结果不公正、行为不文明、手段不合理、队伍不廉洁等问题。

  司法领域:重点整治立案受理、调查取证、强制措施适用、涉案资产处置、案件审理与执行等环节的不规范以及其他违规情形。

  为确保整治动真格、见实效,万州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

  广开言路“寻病灶”,坚持开门搞治理,建立“信、访、网、电”四位一体信访举报体系,广泛收集问题线索。通过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广泛倾听群众和企业的意见建议,持续提升群众和企业知晓率、参与度,鼓励群众和企业积极提供违规执法司法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

  起底过筛“清底数”,全区所有行政执法单位对党的二十大以来涉及执法司法领域的问题线索进行全面起底、逐件过筛、见人见事,形成详实问题清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问题查找见底到边。

  精准施策“抓整改”,对照问题清单,制定具体整治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责任单位、整改时限,建立整改清单,有序推进落实。

  强化督导“促落实”,组建由区公安局、区司法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检察院组成的专项督导组,对区交通运输委、区城市管理局等13个区级行政执法部门进行进驻式实地督导,实现区级主要行政执法部门全覆盖。

  当前,万州正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和系统集成的举措,向执法司法领域的沉疴积弊持续“亮剑”,为广大市场主体营造一个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