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至7月8日,重庆城市职业学院航空学院组建“中华文脉传承团”,分别赴江津、丰都、永川三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以“青春赋能乡村,匠心延续文脉”为主线,融合航空特色与中华文化传承,通过科技赋能、非遗活化、红色教育、安全护航等多元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江津分队:创意宣传片助力古镇文旅
实践团成员为江津区真武场古镇拍摄全景图。
在江津区真武场古镇,“青春逐梦”分队为古镇拍摄创意宣传片,以科技之眼激活千年文脉。通过航拍捕捉万寿宫雄姿与山水长卷,使用微距镜头聚焦鱼灯扎制、木雕非遗的匠人指尖;创新“老物件诉说新产业”叙事,串联码头文化、农耕习俗与现代文旅,通过系列创意手法,拍摄电影质感乡村宣传片。同时,打造新媒体矩阵,在微信、抖音、B站同步上线“真武场·马家洋房”专栏,以悬念预告、花絮揭秘吸引年轻受众,为真武场古镇实现别样的文旅宣传。
此外,实践团还在当地为居民、儿童开展防溺水、防中暑互动讲座,筑牢儿童假期安全防线。
丰都分队:躬身田野传递温情
实践团成员指导孩子们进行红色文化手抄报创作。
在丰都县青龙乡太平社区内,实践分队以“志愿同行·实践筑梦”为主线开展行动。在红色薪火传承活动中,队员通过观影、手抄报创作等活动,激发当地青少年爱国情怀,同步普及“三防”安全知识;在乡村振兴实践中,队员深入瓜田花地翻土除草,镰刀锄头间挥洒汗水,诠释航空学子吃苦精神。
实践团成员看望与病魔抗争的女孩并为她加油打气。
在入户宣传中,队员用方言为群众普及防火防诈知识以及热点政策,拉近政策与村民的距离;此外,团队成员还为一名战胜骨癌、学业优异的截肢女孩送去生活物资,表示将长期开展线上学业帮扶,帮助女孩“追梦脚步永不停”。
永川分队:七彩课堂点亮童心梦想
在永川区中河坝社区,实践分队打造“七彩绘梦”系列课堂。
实践团成员在永川为孩子们开展安全教育。
在航空科普活动中以纸飞机制作为起点,志愿者手把手指导孩子们折叠机翼、调整机身,还通过飞行原理讲座与模型拼图竞赛,点燃孩子们的科技梦想。
孩子们展示自己创作的非遗作品。
非遗体验环节,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体验扎染技艺和漆扇制作,并为孩子们讲解其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帮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
此外,在红色教育活动中,志愿者以抗日英雄王二小的事迹为引,通过观看红色影片和故事讲解讲,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革命先烈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
航空学子在三地以专业为笔、乡野为卷,书写“科技+文化+服务”的乡村振兴新范式。重庆城市职业学院航空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分队的五天实践,是青春与乡土的双向奔赴,更是文化传承与时代担当的深度融合。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创新活动内容,引领青年在广袤乡村播撒理想,让中华文脉在青春接力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