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多学科团队密切配合,成功将一名因急性心梗引发心脏骤停的75岁老人从死亡线上拉回。
据了解,家住江津区德感街道的刘女士(75岁),几日前出现胸痛症状,且疼痛向后背放射并伴有出汗,但她未予以重视。随后一天上午,刘女士在家中突发意识丧失,家属紧急将其送至江津区中医院急诊。
抵达医院时,患者已处于深度昏迷状态,呼吸微弱呈叹息样,大动脉搏动消失。急诊团队迅速判断:患者发生心脏骤停,抢救工作立即展开。
医护人员首先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监护显示患者出现致命性室颤,团队果断实施电除颤,首次除颤未成功后,继续按压并再次除颤,成功恢复患者心跳;紧接着,迅速建立输液通道,给予强心升压药物,同时进行气管插管并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随后,ICU、心病科紧急会诊,结合心电图检查,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下壁、侧壁),这正是导致心脏骤停的根源。在患者生命体征稍趋稳定后,立即转入ICU进一步治疗。
当天下午,为从根源解除危机,江津区中医院心病科介入团队争分夺秒,为刘女士实施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支架置入术(PCI),成功开通堵塞的心脏血管。术后,患者返回ICU继续接受治疗。从急诊室到手术台,多学科团队无缝衔接、精准施治,最终在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中赢得胜利。
刘女士的经历也为公众敲响警钟。心肌梗死最典型的症状为胸痛或胸部不适(如压迫感、紧缩感),疼痛可放射至后背、颈部、手臂等部位,常伴随大汗、恶心、濒死感,且老年人症状有时并不典型。
一旦怀疑发生心梗,每一秒都至关重要。专家提醒,需牢记以下要点:立即停止活动,静卧休息;第一时间拨打120,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切勿自行驾车或打车前往医院;若医生曾开具硝酸甘油且自身血压不低,可舌下含服1片(未开具过则不要使用),也可考虑服用速效救心丸或丹参滴丸;同时保持环境通风,解开身上束缚,避免移动患者,耐心等待专业救援。
预防心梗,重在日常。专家建议,公众应注意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的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定期体检,管理好血压、血脂、血糖“三高”指标;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劳累;保持心态平和;若出现胸部不适,需立即就医。(严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