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7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赵佳乐
暑期已至,位于重庆市巫山县龙骨坡街道的江村迎来客流高峰。
在观赏江村美丽风景的同时,游客们可能不会想到,这片地方曾是巫山县城对岸的“灯下黑”。过去,随着大量村民进城务工,村里半数农房闲置,垃圾污水横流,原本秀美的村庄显得陈旧而黯淡。
江村依山傍水,如何充分利用这里的自然资源禀赋、唤醒沉睡的乡村资源,成为破局的关键。
2023年,江村成立强村公司“橘半黄”,吸引多种经营主体参与村庄建设。同时,村委会启动以水、电、路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脏乱差的状况显著改善。村集体规划建设了脆李、柑橘、枇杷果园,为产业振兴奠定基础。
多家企业的入驻,不仅带来了资金和管理经验,还通过“保底收益+分红”的创新模式,让村民从“旁观者”转变为“股东”。“旅游+农业+文创”的融合模式,彻底改变了村民的收入结构。
61岁的村民李继太是这场变革的亲历者。在强村公司的指导下,他率先将自家房屋改造成“龙脊驿站”,依托三峡龙脊步道节点的优势,创新“餐饮+零售+休闲”的复合经营模式。
“现在光卖冷饮每天就有100多元收入,加上棋牌室和餐饮,日均营业额超过300元。”李继太说,看到附近的“隐居乡里”高端民宿即将开业,他正计划扩建厨房,期待民宿游客增加后,农家菜馆生意更上一层楼。
在业态布局上,江村坚持“差异化发展、品质化运营”的理念,严格把控业态匹配、环保标准和特色创新。一家县城知名餐饮企业申请入驻时,因与李继太的项目存在同质化竞争而被婉拒。渐渐地,江村形成了“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业态矩阵。
如今走进江村,仿佛步入一幅流动的川渝风情画卷。巴渝风格的吊脚楼依山傍水,鳞次栉比。沉睡的乡村资源被唤醒,农房变民宿,农田成乐园。江村处处涌动着发展热潮,村民们积极谋划如何创造更多财富。2024年,江村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