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老龄患者谢爷爷向沙坪坝区井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井口社服中心”)医养结合部送来锦旗,感谢医务人员对他患病期间无微不至的照顾。
当下,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呈叠加趋势,为老年人提供专业优质的医养结合服务是社会共同思考的问题。如何实现医疗和养老服务深度融合、有效衔接?井口社服中心交出一份漂亮答卷,历经多年实践探索,构建起融合式医疗服务体系,将“医+养+护+康”理念贯穿养老服务全过程,打通健康养老“最后一公里”。
就医护理“一站”无忧
早在2011年,井口社服中心便紧密结合老年患者需求,成立了医养结合部,并在2023年被命名为“重庆市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让群众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增强。
“他面如土灰,十分虚弱,1米8的个子体重还不到80斤。”日前,井口社服中心医养结合部团队初见谢爷爷时,他的身体状况已经很差,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随即,救护车一路拉着警示铃,把谢爷爷送到医院住院部进行治疗。
经诊断,谢爷爷患有重症肺炎、冠心病、Ⅰ型呼吸衰竭、重度营养不良伴消瘦等疾病。经过治疗,谢爷爷情况稳定下来,但仍然躺在病床上,生活不能自理,心理压力也很大。
为此,医养结合部团队密切关注谢爷爷的饮食情况,以“少食多餐”的理念,进行合理膳食设计,只为谢爷爷能多吃点满足身体营养需求。同时,鼓励并陪同他进行康复理疗,1个月里,谢爷爷从在床上做腿部运动,到能够站立床边,再到开步走路,如今,谢爷爷已经可以在病区内活动。
井口社服中心医养结合部团队成员陪同谢爷爷锻炼走路。
谢爷爷是井口社服中心坚持“医养护康”一体联动,构筑长者晚年幸福生活的缩影。“目前,医养结合部共有老龄患者约100人,其中80%以上为失能与半失能老人,有较大的医疗护理需求。”井口社服中心医养结合部团队成员蒋忠莉介绍,中心可提供医疗救治、康复理疗、护工照料等“一站式”服务,解决老人就医和护理难以兼顾的问题。
医联体让优质医疗资源触手可及
为进一步满足辖区居民健康需求,井口社服中心与西南医院、新桥医院、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庆市医疗急救中心等多家上级医院建立了医联体合作关系。
“我们开设名医工作室,定期邀请上级医院专家,到中心坐诊、查房。”井口社服中心副主任刘维说,居民足不出社区,便能获得优质医疗资源服务。
同时,开辟就医绿色通道,通过井口社服中心可快速转诊就医,实现资源共享、服务联动,共同织密“健康网”。
近日,舒女士的父亲便在井口社服中心签约家庭医生的帮助下,到西南医院进行了癌症复诊,从联系医院到CT检查,仅用了2个小时,为舒女士及其父亲减轻了就医负担,同时提升了养老服务的可及性与质量。
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基层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近年来,井口社服中心还通过人才引进、外派进修学习等方式,优化人才队伍,并加大设施设备投入,新采购呼吸机、血气分析仪、肺功能检测仪等医疗设备,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刘维表示,借助共享医疗团队和医疗设备的优势特点,中心实现了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的无缝对接,切实做到“医中有养,养中有医”。
构建“居家+社区+机构”融合式医养服务体系
守护银龄健康,提供优质老年医疗护理服务是井口社服中心的应尽之责,而机构养老只是该中心深入推动医养结合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井口社服中心逐步构建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深度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在居家养老方面,针对慢病、残疾老人,家庭医生向老年人提供定期上门随访、心理关怀、24小时电话联系等服务,最大限度地保障老年人身心健康。据悉,井口社服中心辖区常住65岁以上老年人7106人,目前家医签约7002人,签约率达98.53%;开展体检服务6621人,管理率达93.16%,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了健康医疗服务保障,让老年人有“医”靠。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近日,井口社服中心联合学校到养老院给老人表演唱歌、跳舞、沙画、吹笛,和老人们互动,合唱老人们最爱的歌曲。
这是井口社服中心提升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质量的生动实践。依托政府在社区兴办的“老人之家”,开设老年日间照料室、活动室、医疗保健室等,提供文体活动、健康体检、心理慰藉、合理膳食等服务。
服务群众没有止境,医疗服务的提质增效永远在路上。井口社服中心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中心将不断改善老年患者就医环境,将老年友善观念融入医院文化中,形成尊老、爱老、护老的氛围,实现由“单一医疗”“单一养老”到“医养护康一体”的转变,帮助老人过上更有品质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