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大学附属沙坪坝医院胸心甲乳外科团队联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多学科团队,为同时有咽癌及肺癌的患者张先生(化名)实施高难度手术,解决了其咳嗽、多痰及呼吸困难等问题,为患者后续治疗争取了宝贵时机。
“一开始没想到有这么严重,感觉这些症状跟平时感冒差不多,就没有太重视。”56岁的张先生因连续2周出现呛咳、大量痰液、呼吸困难等症状前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
经全面检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李劲松发现,张先生不仅患有下咽癌,肺部还存在可疑阴影。经过进一步会诊,胸心甲乳外科主任傅奎确诊该阴影为肺癌。面对“双癌”夹击这一紧急情况,医院迅速组织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科室专家启动多学科会诊。经过综合评估,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团队最终确定“先保喉再治肺”分阶段治疗方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在为患者做手术中,发现肿瘤已侵犯下咽部及部分喉,因此为其实施下咽部分切除+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气管切开术。医生在精准切除病灶的同时,利用剩余黏膜瓣重建喉部结构,最大程度保留其发音功能。待患者喉部稳定后,由胸心甲乳外科开展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彻底清除肺部肿瘤。
“由于患者气管切开的位置特殊,常规双腔管无法置入,气道内大量黏稠分泌物可能随时堵塞气道。”傅奎同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主任张超讨论后,决定在拔除气管切开导管的同时,采用纤支镜、可视喉镜经口行双腔气管插管,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实现无缝切换,确保全程供氧。在多方配合下,傅奎用时90分钟顺利完成了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然而,成功手术只是第一步,术后48小时是呼吸功能恢复的关键期。由于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防御功能削弱,大量脓性分泌物持续涌出,护理团队制定“雾化+引流+纤支镜吸痰”三联方案,每2小时为张先生进行振动排痰,严防肺炎等并发症。经过5天的精心治疗,张先生顺利拔除气管导管,恢复经口进食。术后1周复查胸部CT显示,左肺复张良好,无胸腔积液等并发症。目前,已顺利康复出院。(吴帅 王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