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兵工足迹 践行强国担当 重庆理工大学打造“行走的兵工课堂”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7/25 14:30:00
来源:重庆理工大学

寻访兵工足迹 践行强国担当 重庆理工大学打造“行走的兵工课堂”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字体:

为传承红色基因,涵育爱国情怀,今年7月,重庆理工大学团委紧扣“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充分发挥学校办学特色优势,创新打造“行走的兵工课堂”,通过“红色寻访+专业实践+国防教育”三维联动,组织校级团学组织50余名学生骨干深入江津区开展社会实践,引导青年感悟思想伟力、点亮强国梦想,不断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打开方式”。

重庆理工大学2025年暑期三下乡“人民兵工精神寻访”活动。

以青年之行,赓续红色兵工血脉

实践团成员在聂荣臻元帅陈列馆感受“沉浸式课堂”,通过参观锈迹斑斑的军工设备、阅读泛黄的战地日记,使“人民兵工精神”具象化为青年可触摸、可感知的精神坐标。

实践团学生与退役老兵吕明文深入交流。

实践团以实地寻访和人物访谈为纽带,在走访“三线”兵工厂、退役军人服务站过程中,创新采用“一物一故事”的访谈形式,与10余名参加过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等重大战役的退役老兵面对面深度交流,累计整理20余篇口述文字稿、拍摄40余份音频材料。

这些珍贵鲜活的记录,不仅为红色精神传承留下了生动注脚,更通过数字化手段将战争记忆永久留存,实现了历史叙事的跨时空延续。

以青年之智,激活科技报国动能

为推动专业与实践深度融合,实践团通过走访企业,与江津区德感工业园联合打造育人共同体。团队成员深入重庆新承航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渝硕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在生产车间见证技术迭代,在研发中心聆听行业趋势,直观感受科技强军的时代脉动。

实践团走访企业生产车间。

实践团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黄建军面对面交流。

走访过程中,大家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黄建军等企业技术骨干深入交流,这种“车间即课堂、师傅即导师”的实践模式,让学生进一步瞄准了职业航向,坚定了科技报国理想,实现了从理论认知到实践应用的深度衔接。

以青年之力,播撒国防教育星火

为拓宽国防教育覆盖面,实践团积极发挥“青马”学员、退役大学生等骨干的先锋作用,联合江津区委政法委、团区委共同打造“国防教育军事夏令营”主题活动。

“国防教育军事夏令营”主题活动。

故事分享会现场。

团队还走进丹凤学校——一所承担着特殊教育职能的专门学校,采用“1名退役大学生带领10名中学生”的形式,通过军事技能训练、红色歌曲学唱、战争故事分享、心理沙龙活动等形式,将“爱国”“自强”“友善”“向上”的种子深植孩子们心田,以实际行动赋能乡村教育。实践团还在该校建立“星火书屋”,让其成为延伸红色教育的重要阵地,让红色基因在书香中赓续传承。

重庆理工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着力打造“科技报国 青年力行”品牌项目,打造“兵工精神铸魂+学科专业赋能+自选动作增效”的“2+X”“三下乡”活动矩阵,精心构建起有温度、有深度、有热度的“行走的兵工课堂”,引导广大青年以实际行动传承“人民兵工精神”,在强国建设的征程中挺膺担当。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