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援外培训项目“非洲法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修班”在重庆开讲。
研修班学员参观李子坝站。
来自毛里求斯、几内亚、摩洛哥、科特迪瓦、刚果等9个非洲法语国家的35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走进重庆,开启了为期4天的中国文化研修之旅,旨在通过沉浸式考察体验与专业交流,共同探索非遗传承保护新路径。
研修班首站走进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非遗学院,专家学者围绕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创新转化及可持续管理等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研讨。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谭小兵围绕重庆市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作了精彩的经验分享,非洲学员代表也分享了本国在非遗传承保护中的鲜活案例,思想的交融,智慧的碰撞,为破解全球化背景下非遗传承保护面临的共性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研修班的专家学者围绕热点话题作主题研讨。
为推动外籍学员深度感知巴渝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汇融合,研修班重庆站还精心策划了“8D魔幻都市”City Walk。学员穿行于高低错落的十八梯山城街巷,驻足于扬帆起航的来福士广场,从热气蒸腾的麻辣火锅、巧夺天工的民间工艺和两江交汇的壮美画卷中,切身感受到了重庆这座中国西南“不夜城”的烟火气与国际范,探秘了重庆非遗厚植的传承土壤和生生不息的源泉。
探秘文化遗址,感知巴渝智慧。
此外,研修班学员们还来到重庆涪陵区,探访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透过观测窗,凝视千年水文石刻沉睡于长江碧波之下的奇观,惊叹于古人巧借自然巨石记录长江水文的智慧以及现代科技为保护这份“水下碑林”所创造的工程奇迹。随后,学员们走进816工程景区。这座深藏于大山腹地的核工业旧址,以其磅礴的地下空间和特殊的历史印记,向学员们展示了中国人民在特定时期的非凡创造力与奋斗精神。
考察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走进816工程景区。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非洲大陆拥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期待通过此类高水平的研修与互访,搭建起中非文化管理者与专家学者间稳固的交流平台,共享保护经验,激发创新灵感,共同守护人类文明的瑰宝,为促进文化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研修班学员代表表示,“非常荣幸能来到山城重庆,近距离感受“8D魔幻都市”的独特魅力,学习非遗传承保护的先进经验。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与中国进行深入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守护好、传承好传统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