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自青藏腹地挥毫而下,贯穿重庆全境,滋润巴渝大地。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重庆勇担“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的职责使命,着力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近年来,建行重庆市分行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深入落实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要求,树立“上游意识”,履行国有大行责任,积极服务重庆市绿色发展大局。2023年4月,建总行与重庆市政府签订《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为该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按下快进键。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绿色贷款规模突破1100亿元大关,同比增速达28%;累积在“十四五”期间向重庆市提供绿色金融综合融资近1900亿元,完成与市政府协议金额的190%。
产品创新摹画“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初夏的缙云山,九峰苍翠挺拔,云雾在林间拆解光的方程式,植物界的“活化石”桫椤的叶脉拓印着北纬30°的生态密码,珙桐林里闪过金丝猴的身影……
为守护这片重庆最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持续提升管护能力,管理该林区的某资产管理公司面临着日益增大的运营资金周转压力。建行重庆市分行获悉此情况后,联合建信理财,为该公司量身制定绿色非标“融资+融智”投行方案——由建行重庆市分行作为主承销商,以该林区管理公司未来20年林权租金应收账款作为基础资产,为其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成功注册绿色应收账款债权融资计划8亿元。
据测算,该融资计划项下底层基础资产所对应的近5万亩林地的固碳量达到303.52万吨,将在固碳释氧、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近年来,建行重庆市分行积极践行“两山论”,通过多元化产品创新,在支持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路径。
该行还推出重庆市退耕还林林权质押贷款支持酉阳国家储备林建设。承销绿色定向债务融资工具支持金佛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旅业发展,创新应用网络供应链融资业务模式服务“千里青山·两岸林带”项目等,让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气质更佳、颜值更高。
金融“活水”挥写绿色生产力培育新篇
某新能源汽车龙头制造企业两江生产基地内,机械臂正在组装一批电机系统。基地负责人在现场介绍:“在建行绿色信贷资金的支持下,我们推进基地技术改造项目,改造后整体降碳10%,新生产的电机系统能效还可以提升25%。”
绿色制造构成绿色生产力的产业底座,也是绿色生产力的重要实现路径。建行重庆市分行在绿色金融发展实践中,抓住重庆市“33618”制造体系建设提速和承接东部产业西移等新机遇,大力推动绿色制造领域业务拓展,为高质量发展厚植绿色底色。
该行在2025年绿色信贷营销指引中,把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光伏及风电设备制造、节能环保设备制造等绿色制造纳入绿色金融重点支持领域,给予贷款定价优惠、审批授权权限、优先办理流程等差别化支持。
注重将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的融合创新。2025年5月,为荣昌区某高新技术企业、“小巨人”企业量身设计“碳排放权质押+专利权质押”的信贷服务方案,授信4000万元,目前已投放1000万元。
该笔创新业务设定以碳排放权和专利权质押组合作为风险缓释措施,在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有效盘活企业碳资产和无形资产,并且丰富了“科技+绿色”金融创新的示范案例。截至今年6月,该行绿色制造领域贷款近300亿元。
基建优势描绘城市更新提升风貌
从高空俯瞰山城重庆,进入眼帘的是在沃野上蜿蜒延伸的“米”字型高铁、位列全国十大之一的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穿行于山城魔幻地形的轨道交通……
基建领域是建行重庆市分行的传统优势领域。近年来,该行积极服务重庆市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支持了包含上述基建标杆案例在内的众多绿色基建项目。该行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领域投放贷款超500亿元,承销碳中和债15亿元,支持9个城市更新项目。
在重庆市绿色金融与绿色建筑协同发展方面,该行协助人行重庆市分行、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等制定《重庆市绿色建筑产业与绿色金融协同发展工作试点方案》和《重庆市绿色金融服务绿色建筑指南(试行)》,在全市创新建立“在建绿色建筑项目入库绿色认证”机制,推动6个项目纳入市级绿色建筑项目库,绿色融资金额超50亿元,为重庆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提供了典型范本。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建行重庆市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力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全力融入重庆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助力重庆市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