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真相知多少】中医教你三伏天“心理”养生法-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8/05 17:25:04
来源: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

【健康真相知多少】中医教你三伏天“心理”养生法

字体:

  三伏天高温暑湿,人们不仅要应对身体上的不适,更要关注情绪的波动。中医认为“夏养心”,在这个特殊的时节,做好心理养生尤为关键。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中医门诊专家曹刚,为大家解读三伏天的“心理”养生之道。

  高温易烦躁?或与“心火旺”有关,饮食习惯影响大

  中医倡导“夏养心”,这是因为夏季高温暑湿之气最易影响心神。三伏时节,人们常感心烦意乱、睡眠不安,这正是中医所指“心火亢盛”或“暑热扰心”的典型状态。外界高温如同“外火”,煎熬人体津液,耗伤心气,导致心神失养,情绪便容易波动起伏。

  重庆民众偏爱辛辣饮食和冰镇饮品,从中医养生角度来看,这两种习惯若不注意适度,会对情绪产生不利影响。

  辛辣饮食(如辣椒、花椒)性偏温燥,适量食用在潮湿环境下或有助发汗开胃之效。但三伏天“外火”炽盛,若过量摄入,无异于“火上浇油”,易助长内热,损耗津液,不仅可能诱发口干舌燥、口舌生疮、便秘等“上火”之症,更会加剧心火,使情绪更加烦躁易怒。

  冰镇饮品虽能带来一时凉爽,但其性大寒,易损伤脾胃阳气(即脾胃的运化功能)。脾胃是人体气血生化、水湿代谢的关键,脾胃阳气受损,则运化失常,易生腹胀、纳差、腹泻,更易导致湿浊内生,郁久化热。这种内生的湿热困阻中焦(腹部脾胃区域),进而上扰心神,反致人感觉昏沉烦闷,形成“外热内寒”或“寒包火”的复杂状况,不利于情绪稳定。

  “伏天晒背、吃伏羊”能调节情绪,但并非人人适合

  民间“伏天晒背、吃伏羊”的习俗,合理科学地进行,有利于提高精气神和情绪积极性。

  中医认为,背部属阳,督脉总督一身阳气。适度晒背(宜在晨间或傍晚,避开烈日)可借助自然界旺盛的阳气,温通经络,提振人体自身阳气。阳气充足则气血运行更为顺畅,有助于驱散体内积聚的寒湿阴霾,缓解因寒湿或阳气不振导致的身体困重、精神萎靡、情绪低落,使人感觉更温暖、通透、有活力,间接改善情绪。

  羊肉性温,有温中补虚、益气养血的功效。伏天人体腠理开泄,阳气外浮,体内相对虚寒。适量食用羊肉(尤其炖煮方式),可温养脾胃,补益气血。气血充盈,脏腑得以濡养,心神便不易失养,有助于缓解因气血不足或脾胃虚寒引发的疲乏无力、心绪不宁,带来温煦满足感,有益情绪稳定。

  不过,这两种方法并非适合所有人群。

  不适合晒背的人群:高血压患者、阴虚火旺体质者(易加重口干、燥热、失眠)、皮肤敏感或易晒伤者、孕妇、年老体弱不耐高温者、正在发热或患光敏性疾病者。进行晒背时,尤其要注意控制时间(15-30分钟)、强度低(温和日晒),及时补水、防中暑,如有不适需及时停止。

  不适合吃伏羊的人群:体质偏热(如易上火、口疮、便秘者)、高血压肝阳上亢型、孕妇、高脂血症或消化功能严重不良者。“吃伏羊”强调适量食用,搭配清凉蔬菜平衡温燥,避免煎炸,优选清炖。

  适合重庆人的高温天气“心理养生法”

  从中医角度出发,重庆人在高温天气下可采用以下“心理养生法”:

  顺应天时,静养为先:主动放缓生活节奏,减少烈日下奔波。学习“恬淡虚无”,遇烦心事时深呼吸(深吸缓呼)数息,默念“心静自然凉”。午间小憩(30分钟内)养心,避免耗神。

  饮食助清心,兼顾祛湿:在饮食清淡的基础上,侧重选用微凉、生津、宁心之品,如莲子(带心)百合汤(清心除烦)、荷叶粥(解暑利湿)、乌梅冰糖饮(生津安神)、当季瓜果(如西瓜翠衣煮水)。忌过食辛辣助火、冰饮伤阳。

  晨昏导引,疏通气血:利用凉爽的晨昏时段,进行柔和运动(如散步、八段锦)。重点舒展心胸,常揉 “膻中穴”(两乳连线中点),宽胸理气,防止郁怒内生。

  环境调摄:居处保持通风,可用荷叶、淡竹叶煮水拖地,或悬挂天然香囊(如艾叶、薄荷),利用其清芳化浊之性改善环境。

  这些方法的核心在于主动求“静”,饮食清润,导引疏泄,营造清凉心境以对抗外界暑热。

  高温致焦虑急躁?中医应急方法来帮忙

  若因暑热突发心烦焦虑、胸闷急躁,可采用以下中医外治法缓解:

  重按“泻火”穴:劳宫穴(握拳,中指尖点于掌心处),用拇指尖重力掐按数分钟,可清心火、除烦躁;太冲穴(足背,第 1、2 跖骨间凹陷),用同样方法重按,能疏肝泻热,平抑急躁。

  清凉外敷/嗅闻:将薄荷油/风油精滴1-2滴于太阳穴(眉梢与外眼角间后凹陷)或鼻下人中穴,可提神醒脑、清利头目。

  刺络泄热:对耳尖进行消毒后,用一次性采血针快速点刺,挤出数滴血,可速降心火、缓解头面燥热(需专业人员操作或指导,凝血障碍者禁用)。

  酸甘急敛:立即小口饮用常温酸梅汤或柠檬蜂蜜水,利用“酸甘化阴”生津,收敛浮越之心火。

  这些方法关键在于以外部治疗为主,快速清心肝之火。若症状频繁或剧烈,务必及时就医排查基础疾病。(蒋永劲 李道国)

  专家简介:曹刚,中共党员,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中医门诊主治中医师,曾先后在安徽省中医院、重庆市中医院工作学习,擅长轻-中度抑郁症及相关躯体障碍、焦虑失眠及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稳定期中医药诊治,主持抑郁症重庆市科卫联合项目1项,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院级课题1项,中心雏飞后备人才计划成员。

  科室简介: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中医馆汇聚博硕士3人、主治中医师4人,坚持“辨证施治”理念,专攻中医情志疾病,结合经典中药名方与现代诊疗技术,开展内服中药、针灸、艾灸、穴位贴敷、耳穴压丸等特色疗法,为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