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大学附属沙坪坝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电生理团队,为病情复杂的曾先生实施了双腔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
70岁的曾先生因严重心跳过缓,长期遭受心悸、头昏、乏力、晕厥等症状的困扰。更为棘手的是,他还合并有肝硬化、极度消瘦(身高171cm、体重仅45kg)、白细胞减少、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多种病症。
面对曾先生复杂的病情,医院立即组织消化内科、临床营养科多学科专家进行全面评估。“若采用传统起搏器植入手术,患者很有可能会面临感染、伤口不愈合、胸气血等诸多风险,给身体带来更大的伤害。”经过细致讨论,心脏电生理团队决定为曾先生施行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避开传统手术可能带来的风险。
手术当日,在放射诊断科的紧密配合下,心血管内科心脏电生理团队通过股静脉,将体积仅约1克、如同维生素胶囊大小的无导线起搏器,以微创的方式精准植入患者心脏内。手术过程十分顺利。
心脏电生理亚专业组组长王亚珠副主任医师介绍,无导线起搏器可以直接固定在心腔内,通过电信号可精准调控心跳,其使用寿命大约在10年以上,且兼容核磁共振检查。这意味着患者在未来的生活中可以接受核磁共振扫描检查,不会因为磁场干扰导致设备故障,进而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为沙坪坝区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及心血管内科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重庆大学附属沙坪坝医院大力推进医共体建设工作。曾先生术后随访和检查无需再往返医院,他只需在家附近的井口分院就可以完成心电图检查。分院通过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将检查结果传输至总院,总院医生查看患者的恢复情况后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真正实现了让患者“少跑路”。
医生提醒,心跳过缓不容忽视。当出现心率小于50次/分,并伴有头晕、乏力、黑朦、晕厥等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