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后,炎炎夏日高温不降,酷热难耐。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重庆市老年病医院)中医科提醒:这时候,人体新陈代谢加快,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及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易出现功能紊乱,再加上暑热、暑湿等外邪侵袭,容易引发多种病症。
尤其对老年人、体弱者等群体威胁更大,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体温调节能力下降,更需注重科学养生。
根据老年人群的体质特点,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重庆市老年病医院)中医科推出老年三伏汤:
成分:太子参、荷叶、白扁豆等
功效:清暑益气、生津止渴、健脾护胃、养心安神。
适用症状:暑天乏力、气短口渴,自汗盗汗、心烦失眠、食欲不振、头昏沉重等。
高温天气下老年人群易发疾病:
中暑
这是高温天气最典型的急症,当人体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会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全身乏力、面色潮红等症状。病情加重时,可能出现高热(体温超过40℃)、无汗、昏迷、抽搐等热射病表现,若不及时救治会危及生命。中医认为中暑是“暑邪直中”,耗气伤津导致阴阳失衡。
胃肠功能紊乱
高温使人体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加上贪凉吃冷饮、吹空调等,易引发腹胀腹痛、腹泻便秘交替出现等症状。中医称之为“暑湿困脾”,脾胃运化失常导致湿浊内生,出现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问题。老年人脾胃功能较弱,则更易出现“暑湿困脾”。
血压波动
高温环境下人体血管扩张,加上出汗多、血容量减少,部分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血压偏低;而情绪烦躁、夜间睡眠不佳又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血压波动易诱发头晕、头痛甚至脑血管意外。对患有冠心病、心衰等基础病的老年人群来说,易出现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增加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作风险。
呼吸道感染
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室内外温差大,加上空调滤网滋生细菌霉菌,易引发感冒、咽炎、支气管炎等。中医认为是“寒邪侵袭”,肺卫不固导致外邪入侵。另外高温高湿环境可能诱发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发作,出现喘息、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
头痛失眠
暑热上扰清窍,加上夜间闷热、睡眠质量下降,易出现头晕头痛、心烦失眠等症状。中医认为“暑热入心”,心主神志功能受扰,导致心神不宁、夜不能寐。
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重庆市老年病医院)中医科提醒:做好防护措施,尽量避开烈日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通过午睡能帮助恢复精力;
大汗淋漓后,别马上用冷水洗澡,应先用毛巾擦干,稍作休息后再用温水清洗;
空调温度设定在26-28℃为佳,同时要定时开窗通风;
留意饮食卫生,每天至少补充2000毫升水分(老年人及有心脏病基础的病人需在医生指导下饮水);以温淡盐开水或茶水为宜,多吃瓜果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