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医生,您给我做的手术伤口小、恢复快,真是太感谢了。”在沙坪坝区人民医院天星桥分院(以下简称“天星桥分院”),做完阑尾切除手术的王先生,向总院胃肠肛肠外科专家宋前明道谢。3月24日,随着“沙坪坝区人民医院天星桥分院”正式挂牌,该院全面融入区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在此之前,沙坪坝区人民医院已先行派驻像宋前明这样的多名专家开展帮扶,让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数据显示,2024年天星桥分院门诊量同比增长15%,患者满意度达98%。
专家常驻:让基层医疗“强起来”
宋前明为患者王先生实施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正是天星桥分院外科能力提升的缩影。作为沙坪坝区人民医院“县聘乡用”专家,宋前明带领团队为天星桥分院开展肛周脓肿切开排脓术、肛瘘切除术、痔切除术等多项新技术。“现在越来越多的常见外科手术都能在分院完成,既方便了患者,也减轻了总院的压力。”宋前明说道。
宋前明坐诊。(夏冰 摄)
在深化医共体建设的同时,天星桥分院也积极借助医联体资源提升服务能力。自2022年7月成为新桥医院“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以来,已陆续迎来三批次代职医生下沉,进行坐诊、带教等工作。今年4月,天星桥分院外科正式挂牌新桥医院“红岩共建共管病房”,成功实现了专家驻点带教、联合查房以及远程会诊的常态化运行机制。据悉,双方还计划共建内分泌科病房,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
目前,新桥医院医联体单位和沙坪坝区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共7名专家下沉天星桥分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其中区人民医院总院“县聘乡用”专家全脱产1年,在天星桥分院开展门诊和带教工作。
“得益于专家团队的鼎力帮扶,我院服务能力有效提升,诊疗量稳步增长的同时,还成功建立了2个名医工作室和1个传承工作室,为辖区居民带来了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体验。”天星桥分院负责人余进介绍。
特色专科:让服务能力“精起来”
“胡主任,经过您的用药指导,我现在每种药的服用时间都记得清清楚楚。”在天星桥分院的社区药学咨询室,70岁的张奶奶对区人民医院药剂科胡晓蕾主任说道。
总院联合分院创新设立社区药学咨询室,采用“固定坐诊+上门服务”模式,已为居民开展用药指导1000余次。胡晓蕾带领团队创新开展的“家庭药箱整理”服务,帮助老年患者清理过期药品,建立个性化用药档案。
天星桥分院家庭医生团队入户开展用药指导。(夏冰 摄)
在检验中心,患者李女士刚做完甲状腺功能检测:“这里的检验结果和大医院一样精准可靠,值得信赖。”依托沙坪坝区人民医院检验远程共享中心的支持,天星桥分院开展4大类46项检验项目,连续四年荣获重庆市室间质评优秀单位。
今年新开设的眼科门诊成为天星桥分院辖区居民的“光明驿站”。通过沙坪坝区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张聪团队的驻点帮扶,引进专业眼底照相设备,开展干眼雾化、眼部除螨等特色诊疗,运行半年来,已为1800余名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眼科服务。
从药学服务到专科建设,天星桥分院正以精益求精的特色服务,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家医签约:让健康服务“暖起来”
在深化医共体建设的整体布局下,天星桥分院持续拓展医疗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该院深化“红岩家医”服务品牌建设,推进红岩家庭医生工作阵地建设,形成“1+1+3+X”的多维度、全覆盖服务网络,构建起“15分钟居民健康服务圈”。同时,组建10支“五师”医防融合家医团队,通过“红岩家医三进三服务”活动,成功举办了家医赶场、家医巡诊等健康服务活动1000余场,直接将健康服务带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天星桥分院通过创新集体签约和个性化签约,为9个功能社区签订集体服务协议,推出基础与增值两类个性化签约服务包,红岩家医服务实现精准覆盖。在此基础上持续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实现了AI辅助的慢性病管理、掌上建档、签约及随访等一站式便捷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天星桥分院还充分发挥医共体资源优势,特别安排沙坪坝区人民医院11名专科医生“一对一”融入各家庭医生团队,通过联合义诊、精准帮扶等方式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家庭医生每周都来社区,我的血压控制得越来越好了。”在都市花园社区,高血压患者李阿姨欣喜地表示。作为医共体下派专家家医管理对象,她的高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数据显示,近两年天星桥分院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提升10.4%,管理率提升28%,群众满意度更是达到99.1%。
余进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医共体建设,主动融入全区医疗改革大局,深化‘专家护航强技术、同质管理提质量、分级诊疗优服务、上下联动惠民生’机制,努力打造‘小病在社区、大病不出区’的就医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