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带回了芒果干和冰箱贴,伊蚊却暗搓搓捎上了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伴手礼”。疫区回来后前14天是警戒期,你做的每个动作都在切断这条传播链:带毒伊蚊→叮咬你→再叮他人→社区爆发!
健康盯梢14天
刚从疫区浪回来?先给自己装上“症状雷达”!
早晚测温仪式感:高温立刻拉警报。
三大“危险信号”:发烧到怀疑人生、关节特别痛(尤其手腕膝盖)、皮疹(红色斑丘疹)。
重要动作:出现任一症状,立即去医院,并“大喊”:医生,我刚从疫区回来,还被蚊子亲过!
人蚊隔离大作战
居家防护两件套:纱门纱窗——给窗户戴“口罩”,蚊帐——睡眠安全结界。
每周积水大扫荡:花盆托盘→倒水,水桶→扣过来,空调排水槽→棉签捅一捅。
外出防护黄金装:浅色长袖长裤——物理防御MAX,避蚊胺(DEET)驱蚊液——化学攻击启动。
驱蚊液重点提示:儿童选用10%以下浓度,6个月以下禁用。
闪电就医指南
发烧关节痛?别硬扛!发热门诊副本速刷
就诊必杀技:
主动交代:X月X日我从XX疫区回来
补充细节:有蚊子包+现在发烧/出疹子
检查配合:血清学检查、病原学检查。
【纠错】 【责任编辑:李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