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高、油脂分泌旺盛,麦粒肿(俗称“针眼”)进入高发期。不少人因贪吃辛辣、作息紊乱或卫生疏忽中招,眼睑上冒出红肿疼痛的小疙瘩,既影响外观又干扰生活。近日,前往重庆普瑞眼科医院角膜及眼表科就诊的李女士就是如此。
据了解,李女士在涂眼霜时发现右眼皮上面冒出个红肿的小疙瘩,起初并没有太在意,以为是熬夜引起,然而,眼皮的胀痛感越来越明显,眨眼时像有颗小沙砾在磨,连带着右眼都有些睁不开。经过重庆普瑞角膜及眼表科副主任刘军奇的问诊及检查,发现李女士眼睑红肿处已经鼓起一个黄白色的小脓点。刘军奇表示,这是麦粒肿,是眼睑腺被细菌感染了。
刘军奇为患者查看眼部情况。
这些行为,让麦粒肿“找上门”
刘军奇表示,麦粒肿是眼睑腺体受细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暑期高发与以下习惯密切相关:
“重口味+揉眼睛”:暑期小龙虾、火锅等辛辣食物热销,过量食用易导致体内湿热积聚。若吃完后随手揉眼睛,手上的细菌(尤其是未洗手时)会直接侵入眼睑腺体,引发感染。近期医院接诊的患者中,就有多位因“吃辣后揉眼”中招的年轻人。
美妆习惯埋隐患:带妆健身时,汗水混合化妆品会堵塞睑板腺开口,油脂排出不畅易滋生细菌。带妆睡觉则更危险,粉底、眼线等残留物长时间刺激眼睑,可能诱发麦粒肿。此外,使用过期眼线液、睫毛膏等美妆工具,菌群超标严重,堪称“眼部细菌培养皿”,直接增加感染风险。
免疫力“亮红灯”:熬夜追剧、打游戏到凌晨,身体免疫力下降,眼睑抵御细菌的能力减弱,细菌趁虚而入。长期熬夜还会导致内分泌紊乱,睑板腺分泌异常,双重作用下更易引发麦粒肿。
卫生细节忽视:共用毛巾、脸盆,或用脏手接触眼睛,会让细菌交叉感染;隐形眼镜佩戴者若清洁不到位,镜片上的细菌也可能诱发眼睑炎症。
科学预防:避开雷区,做好这几点
刘军奇给出夏季麦粒肿预防攻略,帮大家远离“针眼”困扰。首先需要保持眼部清洁,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化妆后及时彻底卸妆,不使用过期美妆产品;隐形眼镜佩戴者需严格清洁镜片,定期更换护理液。其次需要调整生活习惯,少吃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果;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增强免疫力。此外应及时关注眼睑健康,若出现眼睑发痒、轻微红肿,可每天用温热毛巾热敷眼睑10-15分钟,促进油脂排出,预防腺体堵塞。最后,一旦发现眼睑出现小硬结或轻微疼痛,需及时处理,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