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命通道”去年至今已护航380余人次 交警为急危重症群众抢出“救命时间”-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08/13 09:19:31
来源:重庆日报

“绿色生命通道”去年至今已护航380余人次 交警为急危重症群众抢出“救命时间”

字体:

5位骁骑队员护送载着孕妇的出租车往医院疾驰。(视频截图)

  交警,在繁忙的城市道路交通中维护交通秩序、保障道路畅行。此外,我市公安系统还建起了一套应急救援工作体系,通过各方面密切配合,为需要紧急送医的群众开辟出一条绿色生命通道,这成为我市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的重要一环。

  去年至今,重庆交警已紧急护送群众就医380余人次,渝警骁骑身上的反光背心在滚滚车流中的那抹荧光绿,成为守护城市安宁最美丽的颜色。

  “南岸区有孕妇羊水破裂,情况紧急,需跨区护送!”

  “渝中收到!”“江北收到!”“渝北收到!”对讲机里,一声声指令传来。

  今年4月22日早上7点多钟,5名骁骑队员接到指令迅速行动,在中心城区早高峰时段,为载着临盆孕妇杨女士的出租车开道。

  每当遇到红绿灯路口,护送的队员都会现场指挥交通,让载着孕妇的出租车优先通过,穿越4个城区,以最短的时间将杨女士送到了重庆市妇幼保健医院,最终杨女士顺利生产,母子平安。杨女士的丈夫何本华为交警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

  这是我市公安为群众开辟绿色生命通道,建设应急救援工作体系的一个小小案例。像这样的案例,在重庆还有很多。

  争分夺秒 紧急送孕妇就医

  7月3日晚上,市民张先生来到九龙坡区公安分局交警支队摩巡大队,见到了刚结束晚高峰勤务的摩巡大队民警史总福。是专程来给史警官送感谢锦旗的。他通过视频电话让史警官看到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小可乐”的样子。因为这面锦旗,与“小可乐”降生时遇到的大麻烦有关。

  原来,6月24日的早上7点过,张先生的怀孕临盆的妻子王女士突然羊水破了,慌张的张先生赶紧驾车将妻子往医院送,却被堵在了早高峰的腾龙大道上。

  “情况紧急,当时她疼得直冒汗,我急得直拍方向盘。”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张先生仍心有余悸。正当一筹莫展时,他看到了正在路上执勤的史总福。“警察同志!我老婆要生了!车子堵在路上太慢了,请求帮助。”

  史总福看了一眼时间:早上7时40分,正值早高峰。从龙腾大道到重医附一院袁家岗院区,正常通行至少需要近半个小时。

  “别怕,跟我走!我们给你开道。”二话不说,史总福跨上摩托车拉响警笛,一边用对讲机向指挥室上报。

  “龙腾大道—科园六路—奥体路是最近的路线,车流一直在缓行,可以通过。”交警支队指挥室立即通过查看沿途监控,反馈了最佳路线信息。

  “前面的车靠边!前面有临产孕妇!”凭借丰富的摩托车驾驶经验,史总福一只手驾驶,一只手不停地挥舞,示意车辆让行,同时高声呼喊着,喊到声音都有些沙哑,沿途驾驶员听到史总福的呼喊,纷纷让出了中间车道。

  在经过路口时,史总福还要停下来观察其他车道的情况,确保张先生安全通过。

  沿途执勤的交警也收到了指挥室的指令,开始对路口车流进行管控。

  在快速通过4个红绿灯路口后,史总福顺利将王女士送到了重医附一院袁家岗院区,自己悄悄离开。

  “我听见警官说‘别怕’时,我眼泪一下就出来了。”王女士说,她顺利生产,诞下一名可爱的小男孩,小名“小可乐”,为了找到危急时刻出手的恩人,他们一家发视频、打110,最后通过重庆交警微博官方号找到了帮助她的交警史总福。

  不断探索 建立一套有效战法

  紧急护送群众就医,已经成为民警勤务实战的重要内容,他们为此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战战法。

  “谢谢江北交警,如果不是你们的帮助,我的孩子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接受到救治。”4月底的一天晚上6点过,正在渝鲁大道执勤的勤务三大队骁骑队员龚宇,接到了对讲机传来的支队指挥室的信息:有一辆载有受伤儿童的私家车专程从外地赶来重庆,去往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却因正值晚高峰被堵在了路上。

  龚宇驾驶摩托车,迅速找到了陷在车流中的私家车。透过车窗,只见一名男孩躺在后排座上,耳朵流血不止。

  龚宇立即将情况上报指挥室,并开启警灯、警笛开道护航。

  指挥室得知情况后,立即与市公安局交管总队指挥中心取得联系,并同步联系到了渝中交警指挥室。

  通过红绿灯调控,沿途的红绿灯全部调为绿灯通行状态。40分钟的车程,最后仅用了15分钟,就成功将孩子送到了位于渝中区的重医附属儿童医院。

  在实战中,民警已经有了一套生命护航战法:一旦出现群众求助送医的情况,执勤民警与指挥室建立“一键响应”机制,实时规划最优路线,联动辖区骁骑队员提前疏导,用喊话器形成“移动警示带”。

  南岸警方还建立了一套“110+派出所+交警”的紧急求助快速响应机制。

  前不久的一天晚上6点多,南岸区公安分局110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称,自家孩子被严重烫伤,需要到儿童医院就医,指挥中心立即将该警情转到了报警人所在的鸡冠石派出所。

  派出所随即快速响应,一边与辖区交警支队取得联系,一边派出最近的民警赶往现场。

  原来,李女士1岁的儿子不慎被开水烫伤,当李女士夫妇带着儿子来到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后,医院却告知情况严重需要紧急转院到重庆市儿童医院两江院区进行治疗。

  但此时正值晚高峰,李女士夫妇带着儿子苦等了几分钟,却根本打不到车,无奈之下只得报警求助。

  派出所接到报警,立即安排正在附近巡逻的民警唐薇驾驶警车找到了李女士夫妇和被烫伤的小孩。

  警车接到李女士一行人后,往腾黄路—内环快速路驶去,而早已接到消息的交警支队指挥室,也派出最近的骁骑队员赶来,为他们护航。

  最终在两名骁骑队员的护送下,警车一路呼啸而过,不到30分钟就顺利将受伤孩童从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安全转送至儿童医院两江院区。由于转院及时,孩子的伤情得到了妥善治疗。

  智能交通 支撑绿色生命通道

  面对各种紧急送医求助,民警会第一时间报告指挥室求得后台支持,这个后台正是得益于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本文开头一幕提到的4区联动护航的案例中,总队指挥中心接到消息后,立即通过大数据掌握的实时道路车流量等情况,规划出了避堵的最优路线,并将情况通报给了沿途南岸、渝中、江北、渝北4区的支队指挥中心。

  在各支队的指挥中心里,电子大屏幕上也实时掌握着路面执勤民警和骁骑队员们的位置,从而能够迅速调配相关警力对路口进行管控、对目标车辆进行护航。

  “得益于智慧交通建设,我们现在还能通过调控红绿灯形成‘绿波带’,让紧急送医更加便捷。”市公安局交管总队机动支队相关负责人说,所谓“绿波带”是一种信号灯多点控制技术,一条“绿波带”上的所有信号交叉口都被整合为一个系统。

  通过系统调整相邻交叉口间的信号配时周期,车辆在“绿波”路段上通行时,使车辆通过下游交叉口时刚好遇绿灯不停顿通行,减少延误和停车次数,从而减少其他交叉路口来车对“绿波”主干线上通行车辆的影响。

  未来,通过最新投用的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智能管理应用,还可以更快速更智慧实现自动规划合理路线、沿途警力调配、调控红绿灯形成“绿波带”等,将智慧交通建设的成果运用于群众应急救助中。

【纠错】 【责任编辑: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