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创客中国”汽车再制造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复赛现场。
8月13日至14日,第十届“创客中国”汽车再制造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在重庆举行。本次大赛聚焦汽车再制造领域,以“汽车再制造,潼力创未来”为主题,在经过初赛激烈的角逐后,来自全国的中小企业和创客团队近六十支队伍成功晋级本轮复赛。
本次大赛紧扣汽车再制造热点,响应“双碳”目标,为中小企业和创客提供产业化对接机会。组委会负责人表示,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带来大量报废车辆回收需求,潼南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地处成渝两大汽车市场中间,有利于从两地回收并梯次利用报废汽车。当前,潼南正积极融入重庆市新能源车产业链,重点布局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报废汽车拆解等后市场业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大赛复赛采用腾讯会议平台进行线上路演、线下专家实时打分的混合模式。
13日复赛首日,企业组团队率先亮相,项目涵盖新能源汽车配套技术、智能出行解决方案等,参赛团队纷纷亮出“绝招”。
来自潼南区的重庆棱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锂电池再生一步法碳酸锂零碳智造工程”,该技术通过优化工艺,将产能提升的同时减少锂离子损失,能耗、辅料及人工成本节约超50%,设备投资降低80%以上。上海锦持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有限公司则带来“汽车再制造回收体系AI识别定损创新技术项目”,利用三维视觉扫描实现纯蓝光同步追踪,速率达190万点/秒,超人工200倍,AI双识别引擎车型准确率达99%,大幅提升回收效率。
14日开展的创业组复赛同样竞争激烈,参赛团队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展开创新比拼。这些项目不仅具备一定技术优势,也体现了环保与实用性、智能化与操作便捷性的结合。
经过两天角逐,复赛圆满落幕,企业组前20名和创业组前15名成功晋级,将于8月28日在潼南举行线下决赛。晋级名单中,既有锂电池再生、AI识别等成熟企业项目,也有智能驾驶系统等创业新星,展现了汽车再制造领域的多元创新生态。
评委组表示,本次复赛项目整体质量高,技术突破性强,不少方案已成功投入商业化运营,与国内多家知名汽车主机厂均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些项目将有望推动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产业发展。
大赛不仅是竞技平台,更是产业孵化器。组委会负责人介绍,优秀项目除获得现金奖励外,将优先落户潼南,享受政府资金和政策倾斜,并有机会推荐参评“创客中国”全国企业组500强、创业组300强。未来,潼南将依托大赛成果,“建圈延链”,以龙头牵引、生态构建为抓手,在报废汽车拆解、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等赛道引入多家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据悉,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潼南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承办,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市潼南区科学技术局、重庆市外商投资促进中心等单位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