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秀,这是你想要的《昆虫记》,还有新书包和学习用具。”临近开学日,“爱心妈妈”文燕为留守儿童秀秀(化名)送来了“开学大礼包”。这个皮肤黝黑的小女孩抱着礼物,眼中闪烁着欣喜的光芒。
文燕是綦江区妇联招募的首批“爱心妈妈”。多年来,她自掏腰包,累计捐赠送出近万册图书刊物、学习资料,用知识为困境儿童铺就成长之路。“这些孩子需要更多关注,我希望能尽己所能,帮助他们汲取知识的力量。”文燕说。
“爱心妈妈”和困境儿童一起庆祝生日。(綦江区妇联供图)
为切实解决困境儿童关爱难题,綦江区妇联启动“爱心妈妈”关爱困境儿童服务项目,面向全区招募“爱心妈妈”志愿者,全方位给予儿童支持和关爱,共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发挥“爱心妈妈”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綦江区妇联深入走访调研,全面摸排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底数,按照困难帮扶、心理疏导、关爱陪伴等需求,精准建立儿童需求台账,按需择优匹配285名“爱心妈妈”,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方式,实现对全区困境儿童结对帮扶全覆盖。
聚焦“怎样帮”“帮什么”问题,綦江区妇联依托社区家长学校以及3个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组织“爱心妈妈”学习家庭教育相关知识,指导“爱心妈妈”掌握帮扶政策、沟通技巧和关爱方法,帮助“爱心妈妈”更好胜任角色,推动建立“真帮真爱、双向奔赴”的帮扶关系。
“爱心妈妈”帮助孩子辅导作业。(綦江区妇联供图)
“教师妈妈”开展兴趣化教学解决学业困境,“心理妈妈”实施沙盘治疗干预高危心理,“检察官妈妈”开设法治课堂增强自护能力,“医生妈妈”定制营养方案改善体质健康……“爱心妈妈”们构建“四维赋能”关爱体系,形成专业化、精准化、长效化的儿童关爱新格局。
同时,通过爱心书信搭建双向沟通桥梁,助学资助守护求学之路,成长礼包覆盖生活学习需求,亲子活动培育家庭情感纽带,生日仪式铭刻成长印记,形成“经济支持+情感滋养+发展护航”三维关爱闭环,让每个孩子都被看见、被珍视。
“爱心妈妈”和困境儿童在綦江万达广场参加亲子嘉年华活动。(张静 摄)
针对暑期这一儿童关爱关键期,“爱心妈妈”们积极响应,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假期陪伴和亲子实践活动。“有的‘爱心妈妈’带着孩子走进图书馆、科技馆开拓视野,或走进红色教育基地赓续红色血脉,或到趣味工坊学习非遗文化,或辅导孩子暑期作业,培养阅读习惯,有效填补了困境儿童的假期陪伴‘空白’,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安全、充实、有意义的暑假。”綦江区妇联副主席杨茜介绍。
“最开心的是,有人听我说话了。生活里的小秘密、我画的画、我搭的积木房子……她都会很认真地看,眼睛亮亮的,还会夸我‘真棒’!以前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影子,现在我觉得,我也是个很重要的小朋友。”困境儿童小宇(化名)说。
在趣味工坊,困境儿童挥动画笔,用丙烯颜料画出斑斓童梦。(张静 摄)
在“爱心妈妈”的倾情守护下,困境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上升。数据显示,近三年受助儿童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下降5%,高危问题干预有效率达92%。綦江区连续三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同比下降47%、37.84%、60%,在校生非正常死亡事件为零。
“从‘1个人’到‘285人’,‘爱心妈妈’这场跨越血缘的守护仍在持续接力。”杨茜表示,“我们相信,在这些‘妈妈’的爱心浇灌下,更多幼小的心灵将得到温暖抚慰,孩子们的未来将被照亮,这份爱也必将温暖我们整座城市。”(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