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平区中医院,提起肛肠科主任游小玲,患者们总会竖起大拇指:“游医生技术好、心肠热,我们信得过她。”从医十七载,这位主治中医师以精湛医术、创新管理和赤诚仁心,带领团队将梁平区中医院肛肠科打造为医院优势专科,更以“精细、微创、高效、低复发”的技术特色,为无数患者解除难言之痛。
精研医术 引领学科发展
肛肠疾病虽属常见,却因发病部位特殊,常让患者讳疾忌医。游小玲深知,唯有以过硬技术赢得信任,才能打破这层“心理屏障”。她深耕肛肠领域,将传统中医外治法与现代微创技术深度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诊疗体系。
游小玲精通各类肛肠良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复杂性肛瘘、肛周脓肿的微创根治术等微创手术。面对高位复杂性肛瘘、复发性直肠脱垂等疑难危重病例,她总是迎难而上。今年1月,一名患者因糖尿病引起坏死性筋膜炎,一度出现生命危险。游小玲带领团队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先后实施多次清创手术,通过彻底引流控制感染。经过两个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最终康复出院。近年来,她带领团队年手术量突破1000台,治愈率超90%,患者满意度常年稳居98%以上。
“游主任的刀法像绣花一样精细。”科室青年医生感慨。这份“精细”源于她对肛肠学科领域的钻研——每台手术前,她必定反复研究影像资料;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主持、参与区级科研课题1项,院级课题2项。正是这般匠心,让她成为重庆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西南西北肛肠协会三峡分会副主任委员,并多次在市级学术会议上分享复杂病例经验。
锐意革新 锻造硬核团队
提起2019年刚接任梁平区肛肠科主任时的情形,游小玲记忆犹新:“当时最大的难题就是科室发展方向不明确,人才梯队也不够完善。”面对这一现状,她科学规划学科发展,将科室细分为盆底疾病和炎症性肠病两个亚专业方向,为每位医生规划个性化发展路径。
游小玲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通过“传帮带”、定期业务学习、外派进修等方式,不断提升团队专业能力。同时,她积极推动科室硬件升级,引进电子直肠乙状结肠镜、肛肠压力检测仪等先进设备,提升诊疗水平。在她的带领下,科室先后获评重庆市中医特色专科、重庆市中医重点专科、重庆市巾帼文明岗等多项荣誉,团队凝聚力和综合实力得到增强。
在医疗质量管理方面,游小玲带领团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机制。曾有一位患者在痔疮手术后出现轻微感染,她不仅立即调整治疗方案,还组织全科医护人员深入分析原因,完善了术后护理规范。在她的严格要求下,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提升,近年来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保持在3%以下。“医疗质量是生命线,容不得半点马虎。”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这种严谨作风也深深影响着整个团队。
视患如亲 诠释大医精诚
在患者眼中,游小玲是“最没架子的专家”。诊室里,她总俯身轻声问诊;查房时,会细心为老人掖被角。面对经济困难患者,她精打细算:“能用中药外敷的绝不开高价药,能日间手术的绝不安排住院。”
她的手机24小时开机,无论节假日还是深夜,只要患者需要、病情需要,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7月的一个深夜,一名患者突然出现痔术后出血,情况危急。接到值班医生的电话后,游小玲立即赶往医院,紧急为患者进行了缝扎止血,化解了危机。
她的仁心不仅体现在诊室,更延伸到院外。她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和健康科普工作,带领团队走进社区、养老院,为居民提供义诊服务。面对前来咨询的群众,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各种健康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肛肠疾病的防治知识。在媒体平台上,她也经常参与健康科普节目,把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为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的健康常识。
在游小玲的带领下,梁平区中医院肛肠科先后获得“中医药文化创新十佳科室”“市级公立医院党建示范党支部”等多项荣誉。这支团结奋进的团队,正在用专业和爱心,书写着新时代医者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