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匠心·医师节特辑丨重庆大学附属沙坪坝医院叶景旺:二十年深耕只为患者“体面活着”-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8/15 12:23:05
来源:重庆大学附属沙坪坝医院

医者匠心·医师节特辑丨重庆大学附属沙坪坝医院叶景旺:二十年深耕只为患者“体面活着”

字体:

  在重庆大学附属沙坪坝医院的手术室里,胃肠肛肠外科主任叶景旺正专注地操控着手术器械。从医20余年,他始终扎根胃肠肛肠外科领域,凭借精湛的微创技术和对患者的赤诚之心,在一次次手术中守护着生命的尊严,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的担当。

叶景旺手术中。

  深耕微创技术 只为患者“体面生活”

  “看到有些直肠癌患者因手术失去肛门,生活质量大打折扣,我就想着能不能通过技术突破改变这一现状。”作为一名胃肠肛肠外科医生,叶景旺的从医之路,始终围绕着“让患者有尊严地活着”这一目标。

  保留肛门功能,对直肠癌患者意味着无需终身携带造口袋,能像正常人一样参与社交、工作和家庭生活,这种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完整”,是他们重建生活信心的基石。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来说,能否保留肛门,甚至直接决定了他们术后是否有勇气面对生活。

  2007年,叶景旺接触到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其在创口、感染率、恢复时间等方面的优势让他看到了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可能。此后14年,他潜心钻研,当了解到taTME技术能精准切除肿瘤并最大程度保留肛门时,更是先后前往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美国佛罗里达医院,学习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和taTME技术。

  “这些技术属于肛肠外科的顶尖领域,一开始操作难度极大,但想到能帮患者留住肛门,再难也得坚持。肛肠疾病的治疗如果只追求‘病灶切除’,而忽视患者的生活质量,就不算真正的治愈。”叶景旺坦言,突破技术瓶颈的过程充满挑战,但患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他坚持的动力。

叶景旺带领团队讨论疑难病历。

  直面手术难题 诠释医者担当

  2024年初,一位来自区县的直肠癌患者刘先生的治疗经历,让叶景旺至今记忆犹新。该患者肿瘤距离肛门缘仅5cm,且BMI值达33kg/m2,属于向心性肥胖,手术难度高,患者强烈要求保留肛门。

  “如果选择切除肛门,手术会简单很多,风险也小。但患者的诉求,就是我们必须直面的挑战。”叶景旺带领团队连续手术7小时,成功为患者实施了保留肛门的微创手术。然而术后,患者出现吻合口 B级漏,两个月后又突发消化道出血,血红蛋白降至58g/L,陷入重度贫血。

  “当时心里确实有过挣扎,万一救治不力,会怀疑当初的决定是否正确。但作为医生,危急时刻只能全力以赴。”叶景旺先后两次为患者手术止血,最终患者康复出院。叶景旺说,每一次这样的经历,都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医生的技术和勇气,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与希望。

叶景旺查房现场(右二)。

  建科拓新 传承医者初心

  2020年,叶景旺作为引进人才来到重庆大学附属沙坪坝医院。2021年3月,在院领导的支持下,他牵头创建了胃肠肛肠外科。建科以来,科室陆续开展了单孔辅助taTME技术、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完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等十多项新技术,尤其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曾为肿瘤距离肛缘3cm、甚至1.5cm的患者成功保肛。

  “微创手术不仅让患者恢复更快,还能减少腹部创伤,增强他们的生活自信。”叶景旺介绍,科室还专注于便秘疾病的外科治疗。

  作为重庆大学硕士生导师,他常对学生说:“好医生不仅要技术精湛,更要懂得倾听患者心声。治疗不仅要治好身体的病,更要让患者从心理上接纳和认可,这才是完整的治愈。”

  在同事眼中,叶景旺是个“工作狂”,深夜钻研科研、周末参加学术交流是常态;而在患者心中,他是“责任心强”的好医生,术后总会反复叮嘱注意事项,甚至记得患者的饮食偏好。

  从初入医途到如今引领学科,叶景旺对“好医生”的理解愈发深刻:以“仁心”为根本,用“精技”为支撑,最终实现“大医精诚” 的追求。“每当看到痊愈的患者特意回来道谢,那种幸福感,就是我20多年坚守的意义。”叶景旺说。

【纠错】 【责任编辑:李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