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团走进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记者 周奇 摄)
巨大的3D屏幕上,8000余名员工的运动轨迹以动态光点形式精准标注,原料罐区等15个重大危险源的温度、液位、压力等数据实时跳动,100多个地下污水管网的流速和流向清晰可辨……8月14日下午,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简称重庆华峰),了解这家全球最大的己二酸生产企业,如何依托自主研发的智慧安环一体化平台,实现绿色、安全发展。
“这就是我们的5G 全连接工厂。”华峰智慧园区事业部负责人刘佩鑫指着大屏幕介绍,这一系统是由华峰集团旗下子公司赛孚唯结合企业痛点、难点自主研发的,通过融合物联网、大数据、5G及数字孪生技术,搭建了一个与物理厂区精准映射的数字空间,相当于把4000余亩的重庆华峰产业园“搬”到了线上。
硬件方面,系统已接入20余万个感知设备,包括摄像头、人车信标与定位卡、环境监测分析仪、有毒可燃报警器等,实现了对“人、机、物、环、管”全要素的实时监测。软件方面,系统将GIS地图、视频联动、物联网监测等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形成了全厂安全管理一张图,真正做到“一眼看全、一眼看穿、一眼看透”。
1000多个摄像头搭载的AI识别功能,能自动识别违规作业、意外事件并报警。刘佩鑫点了一下屏幕,一个员工的光点轨迹瞬间被放大,“系统可以精确定位,发现任何人有闯入危险区域的行为,都会立刻触发警报。”
环保监控功能是该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物,系统将污染物的处理过程和排放进行实时监测与数据分析,帮助我们实时了解各类污染物的处理和排放情况,及时发现异常,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优化生产工艺,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刘佩鑫说,有了这一功能,公司在环保工作中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转变,有效降低了环保风险。
比如,地下管网系统是化工企业的“生命线”,该平台以三维建模的形式,让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网直观地呈现在屏幕上。刘佩鑫指着闪动的数据,“这100多个流量测点数据是实时更新的,污水流向哪里,流速多少,一目了然,再也不用担心隐患藏在地下了。”
为实时监测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气体排放情况,系统还在厂区内设置了气体探头。这些气体探头就像一双双敏锐的眼睛,时刻紧盯生产区域内空气中易燃、有毒及其它各类气体的浓度。一旦气体浓度出现异常波动、接近或达到预警值,智慧安环系统就会立即发出警报信号。这让公司能在第一时间察觉潜在的气体泄漏风险,迅速采取处置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此外,平台还搭建了政企联动的高效桥梁,对接涪陵白涛智慧园区管理平台及涪陵区镇两级治理中心。日常,企业可以通过系统获取最新环保政策与应急要求,政府部门也能实时监管企业的安全环保状况。在突发情况下,可以实现区、街道、园区、企业四级协同处置。
重庆华峰有关负责人介绍,自2023年项目建成后,重庆华峰已连续2年未发生1级重大事故,2级和3级事故发生率平均下降15%以上。目前,该智慧安环一体化管理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华峰集团有限公司17家下属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