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津区中医院肛肠科,有一位年轻的中医师杨丽颖。她深耕肛肠疾病诊疗领域,以中西医结合的精湛医术在几厘米见方的手术区域精雕细琢,更用暖心的关怀化解患者的难言之隐,在平凡岗位上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誓言。
深耕不辍 从医学生到“守护者”的成长之路
2018年,杨丽颖怀揣着“用中西医结合护佑患者健康”的初心,考入川北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肛肠方向),师从四川名中医、在肛肠领域深耕四十余年的何德才教授。跟随老师学习期间,她目睹了老师对患者的耐心与温情,一位老年患者就诊时,老师握着患者的手、半蹲着身子解释病情的场景,让她铭记多年。
2021年9月,杨丽颖正式走上工作岗位。从住院医师到独立管床,从在老师身后递器械到独立主刀,三年时间,她完成了从“学生”到“医者”的蜕变。肛肠科手术区域狭小,神经、血管、肌肉密布,被称为“螺蛳壳里做道场”。刚进科室时,仅混合痔手术的缝合细节就让她反复琢磨:选择传统外剥内扎还是微创套扎,使用可吸收线还是不可吸收线,每个选择都关乎患者术后的疼痛和恢复。那时的她,常因担心出错,在睡前反复在脑海中梳理手术流程。
跟着何德才参与的一台高难度手术,成为她成长的关键转折。一位70岁的直肠脱垂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多家医院因风险高建议保守治疗。何教授带着她仔细评估三天,最终确定“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中药熏洗”方案。术中精准控制切除范围,术后用黄柏、苦参煎剂坐浴消肿,同时密切关注患者血糖、血压。这场手术让患者避免了腹部造瘘的痛苦,也让杨丽颖深刻体会到,医生的“胆大”必须以“心细”和“积累”为基础。
医者仁心 用温情化解患者难言之隐
“踏实、敬业”是同事和患者对杨丽颖的一致评价。肛肠科的疾病常让患者难以启齿,她总能以耐心和同理心,化解患者的尴尬与紧张。
去年冬天,一位退休教师因不好意思就医,导致皮肤抓烂流脓。杨丽颖检查后确诊为“肛周湿疹合并真菌感染”,开了中药外洗方,并细致叮嘱温水坐浴的温度及术后注意事项。
有位肛瘘患者初次就诊时紧张得腿直抖,杨丽颖边检查边和他唠嗑,告诉他情况不算严重,让患者放松下来。后来患者复查,她还会关心其家人情况,如同亲戚般亲切。
精湛医术 中西医结合护健康
杨丽颖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涵盖肛瘘、盆底功能障碍、炎症性肠病、骶尾部藏毛窦等多种疾病。她认为“西医解决结构问题,精准;中医调理整体状态,温和。两者结合,患者才能少遭罪、好得快”。
三年前,她为一位65岁的环卫工做了一台“超难度”混合痔手术。患者因长期久蹲工作,痔疮反复脱出嵌顿,还合并贫血和便秘,手术创面大、风险高。术前患者对她说“不怕疼,只要能不遭罪就行”,这份信任让她备受触动。手术中,她采用“分段齿形结扎+括约肌松解”的改良术式,尽量减少损伤;术后每天早晚两次去病房查看创面。
如今,杨丽颖已从专注手术的“手术匠”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健康管理者”。她牵头开设“盆底健康课堂”,每月举办一次公益讲座;为年轻患者设计“久坐族肛肠保健手册”;建立术后患者微信群,定期推送健康指导。作为中西医结合专业出身的医生,她还积极创新运用中医非药物疗法,在功能性消化道疾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杨丽颖用行动诠释着“好医生”的内涵:专业过硬让患者信赖,善于倾听理解患者难言之隐,富有同理心把患者当家人。在肛肠科这个“小世界”里,她以平凡的坚守,让“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闪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