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由九龙坡区生态环境局举办的九龙坡区2025年全国生态日宣传活动——《重庆市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条例》微宣讲“进社区”活动热闹开展,30余名学生和社区居民齐聚区职工服务中心,通过互动宣讲与沉浸式监测体验,解锁生态保护“新玩法”。
宣讲员科普讲解《重庆市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条例》。(九龙坡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活动现场,九龙坡区生态环境局宣讲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即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的《重庆市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条例》。宣讲员将条例生动比喻为守护重庆蓝天碧水的“行动密码”和变身“生态小卫士”的“神奇指南”,并结合实际案例,鼓励大家积极投身环保,争当生态监督的“侦察兵”。
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宣讲员提问“关于环境的节日你们知道几个”,孩子们踊跃抢答,接力科普3月12日植树节、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细数环保节日背后的生态意义。宣讲员更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倡导孩子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好垃圾分类,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节约水电,做到人走灯灭、拧紧水龙头;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养成自带杯袋的习惯。
监测站工作人员向小朋友们展示颗粒物采样器。(九龙坡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活动的另一亮点是“走进生态环境监测”体验环节。孩子们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通过亲手操作颗粒物采样器、使用pH试纸检测水质酸碱度等实验,沉浸式探索生态环境监测的奥秘。
九龙坡区生态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及AQI(空气质量指数)等专业知识。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亲手体验空气样本收集的过程,直观了解空气质量监测的关键步骤。
小朋友们动手参与水质酸碱度实验。(九龙坡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在水质检测环节,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用滴管将采集的不同水样滴在pH试纸上,通过对比色卡判断酸碱性。鹅公岩小学四年级学生幸晗睿在观察到雨水样本的显色后惊叹:“原来雨水pH值在6-7之间,是偏酸性的!”专业知识在趣味实验中变得生动可感。
九龙坡区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推动《重庆市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条例》深入人心,引导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