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 重庆科学城含谷中学探索教学新样态-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8/16 13:40:04
来源:重庆科学城含谷中学

AI赋能 重庆科学城含谷中学探索教学新样态

字体:

  重庆科学城含谷中学曾是一所面临优质生源流失、师资老龄化的普通中学。然而,通过深度融入人工智能技术,该校在三年内实现快速发展。

  在含谷中学的语文课上,陈洁老师按下遥控器暂停键,屏幕上重庆八中名师的教学视频暂停。“刚才这个修辞手法分析,大家觉得理解有困难吗?”她转向学生,目光扫过讲台一侧的智慧屏——上面清晰显示着通过点阵笔实时反馈的学生理解曲线。几秒后,她根据数据反馈,调出预备好的补充微课片段。

  课堂上,老师根据智慧屏幕反馈的信息,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做指导。

  三年前,这样的场景在含谷中学难以见到。AI课堂智能反馈系统能精准捕捉教师语速、互动分布等问题,帮助教师动态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策略。

  执教30年的李洪兵老师通过AI生成的课堂报告,发现自己在讲解关键例题时语速过快,后排学生注意力分散。经过改进后,学生专注度显著提升。

  在含谷中学,老师们学会了运用AI工具赋能课堂教学。

  如今,主动使用AI课堂诊断已成为含谷教师的日常。系统生成的“数字孪生课堂”报告,成为教研组循证研讨、精准改进的核心依据。

  教学方式的改变促进了学习方式的更新。学生刘明艳使用点阵笔完成作业,数据实时上传至精准作业云平台。系统自动分析她的薄弱知识点,推送个性化练习题,形成专属学习路径。“以前刷很多题效果不大,现在练习都针对我的弱点。”刘明艳说,她展示着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手册,上面清晰标注着知识图谱上的“待攻破堡垒”。

  含谷中学与重庆八中合作打造“双师智学班”,实现优质资源的深度融通。

  升级硬件的同时,含谷中学更注重优质教育资源的引入和整合。学校针对师资结构性短缺和教学理念更新的迫切需求,借助重庆八中云校资源,创造性打造“双师智学班”,本校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数据和课堂反馈,灵活调整教学节奏,实现优质资源的深度融通。

  负责云班英语教学的陈铃老师解释:“我们通过‘增删停补’四步法,把八中的‘金课’,烹饪成适合本校孩子口味的‘营养餐’。”

  与此同时,学校利用精准作业平台系统,对学生课堂反馈、作业、测验等数据进行常态化采集。化学老师李云丽利就用精准作业系统分析学生数据,为每个人制定针对性复习计划。

  经过一系列AI赋能教育改革的实践,重庆科学城含谷中学《数字教研赋能新卓越课堂建设》实践获重庆市数字化教育成果典型案例一等奖,学校获评“高新区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纠错】 【责任编辑:邵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