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匠心·医师节特辑丨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张鹏:以精准之刃护生命之美-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8/18 15:22:40
来源: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

医者匠心·医师节特辑丨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张鹏:以精准之刃护生命之美

字体:

  在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胃肠甲乳外科,32岁的主治医师张鹏已坚守8年。8年间,他专注于甲状腺、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治,成功完成各类手术2300余例,凭借“保功能精准手术”技术,在根治疾病的同时,最大限度为患者保留生理功能,用行动诠释着青年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张鹏工作中。

  初心启航,在磨砺中蜕变

  从踏上医学道路起,张鹏便深知手术刀承载着生命的重量,这份对生命的敬畏,成为他坚守医者初心的起点。

  住院医师时期,是张鹏医学功底的关键打磨阶段。他曾连续36小时坚守岗位,参与6台急诊手术;为提升腹腔镜操作的稳定性,还坚持用筷子夹取黄豆训练手部精细动作。多年的刻苦钻研,让他的技术不断精进。2024年,他成功独立主刀甲状腺癌合并喉返神经侵犯手术,术前反复研究CT影像并结合神经监测制定方案,最终完整切除肿瘤,且患者术后声音清亮如常,这台手术的成功,也标志着他在专业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坚守“三维”理念,践行医者使命

  在张鹏心中,好医生要具备“三维素养”:技术维度追求毫米级精准,情感维度保持百分百共情,时间维度关注患者术后10年、20年的生存质量。

  他曾接诊一位19岁的乳腺癌患者,患者肿瘤位置特殊,按标准方案需全乳房切除。考虑到手术对年轻患者身心的影响,张鹏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和指南,最终为患者实施新辅助治疗后保乳手术,既根治肿瘤,又保留了乳房功能。“好手术应该让患者既能活下去,更要活得好”,这是他从医多年的坚定信念。

  细节见真章,温暖获认可

  在同事眼中,张鹏是“行走的手术图谱”,能准确说出每条血管的变异可能性;他更是“细节控”,连手术缝线颜色都会匹配患者皮肤色调,力求每个环节尽善尽美。

  在患者心中,张鹏的“三分钟习惯”格外暖心。术前他总会花三分钟握住患者的手,耐心讲解手术关键步骤,“这180秒比任何镇静剂都管用”,患者的评价道出了这份关怀的力量。

  2024年一个雨夜,凌晨2点,一位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突发大出血,颈部肿胀、呼吸紧迫。接到呼叫后,张鹏第一时间组织抢救,快速开放切口解除压迫,随后护送患者进行二期手术,成功化解危机,守护了患者生命。

  创新求变,让医疗更有温度

  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张鹏的诊疗理念从“治病”升级为“治人”。他为甲状腺癌患者建立“声音银行”,术前录制患者正常发音,用于术后语音康复对比,助力患者恢复语言功能。

  如今的他,更有底气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方案。上周,一位80岁早期甲状腺癌患者的家属坚持手术,张鹏结合最新老年评估体系,分析1000份术后随访数据后,判断保守治疗更适合老人,敢于对不符合患者实际的指南建议说“谨慎的No”。

  技术与服务创新上,他也从未停歇。开展钼靶引导下乳房钙化灶切除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为患者提供更精准微创的治疗;还创立“手术患者体验改善小组”,从术前宣教视频到术后康复操,全流程优化患者就医体验。

  谈及好医生的标准,张鹏说:“好医生就像一棵树,根系是扎实的医学功底,要不断汲取知识;树干是严谨的临床思维,坚守诊疗原则;枝叶是温暖的沟通艺术,为患者遮风挡雨。最重要的是,年轮里刻满患者的生命故事。”

【纠错】 【责任编辑:李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