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ADHD)自测指南 天佑提醒: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8/18 16:50:16
来源:重庆天佑儿童医院

儿童多动症(ADHD)自测指南 天佑提醒: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

字体: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上课走神、作业拖拉、小动作多,甚至被老师频繁“点名”。这些表现可能不仅仅是调皮,而是儿童多动症(ADHD)的信号。

  重庆天佑儿童医院医生介绍,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但很多家长对它了解不足,导致孩子错过最佳干预时机。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一份专业ADHD自测指南,帮助家长初步判断孩子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ADHD的3大核心症状

  ADHD主要表现为以下3类症状,但每个孩子的表现可能不同:

  1.注意力缺陷

  容易分心,难以专注完成任务(如作业、听课);经常丢三落四,忘记日常安排;回避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任务。

  2.多动

  坐立不安,手脚不停摆动;在课堂上随意离开座位;话多,难以安静玩耍。

  3.冲动

  经常打断别人说话或活动;缺乏耐心,无法等待轮到自己;做事不计后果,容易发生意外。

  ADHD自测表(家长版)

  以下是一份简化的ADHD自测表,如果孩子6岁以上且持续6个月以上出现以下行为,建议进一步咨询专业医生:

  简化的ADHD自测表。

  重庆天佑儿童医院医生表示,如果“经常出现”≥6项,建议尽快就医评估。

  ADHD如何科学干预?

  如果怀疑孩子有ADHD,家长可以这样做:

  1.尽早专业评估

  儿童心理科、发育行为科医生会通过问卷、行为观察等方式确诊。

  2.行为干预

  制定清晰的规则和奖励机制,帮助孩子建立好习惯。

  3.必要时药物治疗

  医生可能会开具专注达、择思达等药物,但需严格遵医嘱。

  4.家庭和学校配合

  与老师沟通,调整学习环境(如减少干扰、增加提醒)。

  重庆天佑儿童医院医生表示,ADHD不是“不听话”,而是需要帮助。ADHD不干预可能影响学业、社交,甚至延续到成年。科学用药能改善注意力,不会影响智力发育。建议家长早发现、早干预,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纠错】 【责任编辑:李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