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匠心·医师节特辑丨彭水乡村医生的坚守与担当-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8/19 15:39:55
来源:彭水县卫生健康委

医者匠心·医师节特辑丨彭水乡村医生的坚守与担当

字体:

  8月中旬午后,重庆市彭水县大垭乡木蜡村的地表温度已达42℃。村民张大爷刚掀开竹帘,就看到村医蒋李娟挎着医药箱站在院门口。

  “这么热的天,刚踩在地上都想缩回来,多亏你上门,不然我这高血压老毛病真不敢出门测。”张大爷攥着蒋李娟的手往屋里拉。

  张大爷患高血压10多年,儿女都在外务工。每周三上门随访,成了蒋李娟和张大爷之间雷打不动的健康约定。“上周你血压154/94mmHg,这几天降压药按时吃了吗?”蒋李娟熟练地在张大爷胳膊上绑好血压计袖带,将听诊器金属头轻轻贴在他肘窝处。“140/90mmHg,稳多了!”看着血压计上的数字,蒋李娟缓缓松了口气。

  从张大爷家出来,蒋李娟在村口碰到刚从玉米地出来的李大哥。她立刻从医药箱侧袋里拿出两瓶藿香正气液递过去:“别在地里硬扛,把这个备着,要是头晕心慌了就赶紧喝一支。”李大哥的脸上露出笑容。

蒋李娟入户为群众测量血压。(刘陵波 摄)

  “天越热,老人出门越怕中暑,我们多跑几步路,他们就能少受点罪。”蒋李娟的医药箱里,除了血压计、血糖仪和常用药,总装着几盒藿香正气液和风油精。走在田埂上,遇到在玉米地除草的村民,她也会停下脚步,从背包里掏出一瓶水递过去,细细叮嘱:“别贪凉喝冰水,出汗多了就喝点淡盐水,既能解渴又能补力气。”

  这样的“高温出诊”,在彭水全县乡村医生群体中,早已是夏天的常态。

  新田镇新田村的山路上,村医邓光兵走在去往独居老人刘大爷家的路上,这段路他已经走了五年。刘大爷年过七旬,腿脚不方便,近几年又患上糖尿病、冠心病,邓光兵每周都要上山帮他查血压、测血糖。

邓光兵在入户途中群众发放防中暑药,并科普防中暑知识。(刘陵波摄)

  在保家镇长窑村村医胡凌的随访本上,每天都密密麻麻记着10多户村民的血压、血糖数据,字迹工整得像打印机打出来的。“天越热越得跑。”胡凌知道,高温天是心脑血管疾病和中暑的高发期,村里老人大多不会用智能手机挂号,“我们多走一步,他们就少冒一分危险。”

  直到暮色降临,村医们的脚步也没停下。蒋李娟在卫生室门口摆好桌子,等着乘凉的村民来咨询健康问题;邓光兵在卫生室里逐字核对村民的电子健康档案;胡凌则打着手电筒,去给晚归的养殖户测血糖。

  “夜里腿抽筋该怎么办?”“孩子长痱子能擦花露水吗?”晚风吹过,带着残留的热气,蒋李娟白大褂的衣角轻轻扬起。整理医药箱时,她说:“我们不是什么‘摆渡人’,只是村民家门口的‘健康哨兵’。高温不过是出诊路上常见的情况,把健康送到乡亲们家门口,才是我们每天要做的事。”(李季)

【纠错】 【责任编辑:李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