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大渡口区生态环境局开展“一路一策一图”全国试点暨全国生态日宣传活动,发布该区已正式获批生态环境部危化品道路运输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一路一策一图”全国试点的相关情况。
大渡口区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介绍环境应急物资。(大渡口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作为重庆主城区最大的成品油仓储基地和危险化学品集散地,大渡口区危化品运输需求大。然而,区域路网狭窄多弯,且运输动脉与长江等重要水体通过密集雨水管网、河渠紧密相连,一旦发生泄漏事故,污染物极易快速入江,威胁流域水质安全和居民饮水安全,环境风险防控压力突出。
活动现场环境应急物资。(大渡口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试点核心在于构建‘源头—路径—受体’三维风险防控体系,将安全关口前移。”大渡口区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试点工作将严格遵循“识风险、找空间、定方案、建机制、抓演练”五步路径,聚焦区内五条危化品运输主动脉,精准识别污染物可能迁移途径,深入挖掘沿线及周边可用、管用的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并量身定制应急响应方案。
此次“一路一策一图”试点的创新点在于: 一是针对雨水管网直通长江的特点,首创管网应急防控模式,力争“污染物入管即锁”;二是强化道路与河道联防,结合毗邻试点路段的伏牛溪河资源,同步制定其“一河一策一图”,融合道、河防控措施,实现“入河即阻”,构筑多维屏障,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防线。
活动现场,大渡口区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与参会人员共同开展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参观了环保应急物资仓库,大渡口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代表、区生态环境监测站代表、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支队代表分别讲解应急物资、仪器设备使用情况。
【纠错】 【责任编辑:韩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