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新区聚焦生态环境领域柔性执法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8/20 09:11:46
来源:重庆高新区综合执法局

重庆高新区聚焦生态环境领域柔性执法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字体:

为营造公平法治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重庆高新区综合执法局聚焦生态环境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推出靠前帮扶、简易处罚提速、审慎执法等一系列举措。据高新区综合执法局消息,截至目前,重庆高新区已实现环境信访量同比下降42%,企业环保投入主动增长28%。

主动帮扶:为合规经营“搭把手”

“真没想到执法人员会主动上门指导!”金凤镇某药品制造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林女士感慨道。近日高新区综合执法局人员对企业生产废气排放线路开展现场走访,发现该药品制造企业废气处理设施及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执法人员现场立即组织技术团队深入现场“把脉问诊”,为企提供专业“体检报告”。

“一是将碱液喷淋塔按《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口监测点位设置技术规范》要求,将钢直梯更换为钢斜梯、转梯到达监测平台,翻新活性炭窗口密封条,并及时更换记录;二是需建立健全相关体系管理制度,派专人每日对设施设备进行巡查,确保履行企业环保主体责任;三是完善台账管理,按照相应规定标准,将台账中氢氧化钠增加量用重量形式进行标注。”执法人员现场指导企业。

这种变化源于综合执法局推行的“靠前帮扶主动服务”机制。高新区综合执法局执法人员介绍:“我们变被动检查为主动服务,将工作重心前移,提供政策咨询、合规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帮助市场主体了解法规、规避风险,实现‘少违法、不违法’的目标。”

此外,高新区综合执法局还建立清单化执法服务,通过“正面清单”“帮扶清单”“免罚清单”“修复清单”四张清单,强化“事前积极预防、事中审慎考量、事后引导整改”全过程执法服务,推动辖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简易处罚:纾解小微“烦心事”

对于情节轻微、事实清楚、当事人无异议的违法行为,综合执法局推行非道路移动机械简易处罚程序,显著缩短处理时限,减少对企业经营的持续干扰。

位于重庆高新区白市驿镇的某装饰材料厂对此深有体会。不久前,执法人员检查时发现该企业场内有一台叉车因尾气冒黑烟,现场对其进行摄影取证,并对公司负责人进行文书制作,现场发布责令改正决定书以及行政处罚决定书。“虽然违规了该罚,但这个处理速度真没想到,给我节约了不少时间成本”,该企业负责人陈先生坦言。

据悉,简易处罚程序对案件内部审批6个程序进行精简,原本需要走3个月左右流程时间的行政处罚案件如今在3个小时内就可以完成,大幅提升了行政执法效率。近日,高新区综合执法局推出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简易处罚程序入选重庆市“德法相伴 文明相随”文明执法优秀案例。

审慎执法:给予企业“容错空间”

综合执法局积极探索包容审慎监管,对市场主体非主观故意、情节轻微、危害后果不大且属于首次违法的行为,依法推行“首违不罚”制度,重在教育引导和督促整改。

位于重庆高新区巴福镇某汽车制造业,执法检查发现该企业车间VOCs超标倍数为0.023倍,小于0.2倍,亦为初次违法。经查,企业治污设施正常运行,因水性漆抽检质量不过关,非主观恶意。“执法部门免处了我们罚款,还上门给予了我们指导帮扶,帮助我们快速整改达标。”该企业负责人刘女士满意地表示。

高新区综合执法局负责人表示:“优化营商环境,既要坚守法律底线,更要体现服务温度。我们将持续深化柔性执法举措,让监管既彰显公平正义,更传递服务善意,让市场主体安心经营、轻装前行,提振经济发展信心。”

【纠错】 【责任编辑:李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