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心声 致敬榜样│张厚云:生命相托 永不言弃-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8/20 11:40:10
来源:重庆市卫生健康委

“医”路心声 致敬榜样│张厚云:生命相托 永不言弃

字体:

  前言:当手术刀划破黎明前的寂静,当听诊器捕捉到生命的律动,当防护服成为抵御病魔的铠甲,他们正以凡人之躯,行非凡之事。2025年8月19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值此之际,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重庆市中医药管理局推出“‘医’路心声——致敬榜样,致敬医师节”系列宣传,将目光聚焦近年来曾获国家级荣誉的重庆医者代表。

  我们以对话为笔,以故事为墨,记录白衣执甲者们救死扶伤的温暖瞬间,聆听他们坚守初心的“心路历程”。透过这些鲜活故事,不仅能看见医者仁心的脉动,更能触摸到重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今起,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世界,向榜样致敬,向每一位守护生命的医师致敬!

  张厚云,202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彭水县人民医院委员会内科五支部书记、肿瘤血液科主任。

  【医者对话】

  对肿瘤患者而言,心理压力往往比疾病本身更沉重,在技术之外,你如何温暖患者的心?

  从医二十多年来,我始终坚守“医者仁心”的职业信念,带领团队实现了医院肿瘤科、血液内科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我坚持每天早上7点查房,8点准时门诊,用专业与爱心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创造了十年零纠纷、零赔偿的医疗记录。

  2023年,一位71岁的鼻咽鼻窦淋巴瘤患者成为我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患者之一。当时,这位历经多家医院治疗仍复发的老人,脸上隆起一个“鸡蛋”大小的肿块,疼痛难忍。

  经过详细评估,我和团队决定为患者实施风险极高的放射粒子植入术。手术当天,就在穿刺针精准定位、准备放入粒子时,心电监护突然警报大作——患者血压骤降、心律掉到30-40,意识不清。我们立即在CT机上展开紧急抢救,终于将老人从死亡边缘拉回。出于安全考虑,手术被迫取消。

  然而更大的考验接踵而至。第二天中午,得知手术取消的患者陷入绝望,想要轻生。我立即赶回医院,坚定地告诉老人手术一定会继续开展。这不是逞强,而是当患者以生命相托时,作为一名医生的选择。

  经过最周密的准备,手术最终成功完成。看着患者脸上的肿块一天天消下去,我更加坚定了“生命相托,永不言弃”的从医信念。

  肿瘤患者背负着“三座大山”:疾病的折磨、心理的重压、经济的负担。作为天天与他们打交道的医生,我深知其不易。“我们不仅要治病,更要医心,要竭尽全力让他们心情舒畅一些,痛苦减轻一些,绝不能因为我们工作不到位,再增添一丝负面情绪或额外负担”——这是我时刻提醒自己的。为此,我们从2017年起坚持每周二住院患者病例讨论和每周三医护联合大查房,举全科之力,群策群力,用机制解决患者实际困难,不断优化流程,努力让关怀落在每一个细节上。

  每天走进医院,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切为人民健康”这几个大字。对我而言,它意味着:穷尽毕生之力,去缩小地域医疗差距,让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触手可及,实实在在为患者解除病痛。这是我们团队十年如一日奋斗的目标。建科10年,我们开展了30余项新技术。未来,我们将培养更多高水平亚专业骨干,为更多患者看好病;走实医教研立体发展之路,坚持以患者就医体验为金标准,打造具有鲜明“彭水辨识度”的肿瘤防治体系。

【纠错】 【责任编辑:李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