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心声 致敬榜样│吴盛德:做有情怀的儿童守护者-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8/20 11:38:28
来源:重庆市卫生健康委

“医”路心声 致敬榜样│吴盛德:做有情怀的儿童守护者

字体:

  前言:当手术刀划破黎明前的寂静,当听诊器捕捉到生命的律动,当防护服成为抵御病魔的铠甲,他们正以凡人之躯,行非凡之事。2025年8月19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值此之际,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重庆市中医药管理局推出“‘医’路心声——致敬榜样,致敬医师节”系列宣传,将目光聚焦近年来曾获国家级荣誉的重庆医者代表。

  我们以对话为笔,以故事为墨,记录白衣执甲者们救死扶伤的温暖瞬间,聆听他们坚守初心的“心路历程”。透过这些鲜活故事,不仅能看见医者仁心的脉动,更能触摸到重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今起,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世界,向榜样致敬,向每一位守护生命的医师致敬!

  吴盛德,国家优秀青年医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医者对话】

  您在小儿泌尿外科领域有15年临床工作经验,在疾病规范化诊疗、学科发展及为患儿服务等方面有诸多实践与感悟。请您分享一下技术创新背后的故事以及对医者职责的理解?

  从医15年来,我一直深耕小儿泌尿外科领域,专注于男性出生缺陷、生殖发育畸形和生育力健康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作为一名儿科医生,能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是我最大的职责与荣幸。

  这些年,我们团队开展了多项临床新技术,有A型肉毒素膀胱壁内注射治疗盆底功能疾病、青少年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等。

  以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为例,5年前该技术主要用于成人男科,针对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多采用传统腹腔镜手术,术后睾丸萎缩、鞘膜积液的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较高。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团队配备专用显微镜和相关器械,完善医学临床伦理等前期工作,顺利开展青少年患儿的显微镜手术。该技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每年能为百余名患儿带来精准快速的康复。

  每项新技术的开展都离不开医院、科室和团队的支持与协作。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是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开展临床新技术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在开展肉毒毒素膀胱壁注射术时,团队反复琢磨:儿童膀胱小、壁薄,注射部位选在哪里?剂量多少合适?万一发生肉毒毒素入血等严重并发症,团队能否妥善处理?有没有应急措施与方案?经过我们科室、麻醉科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多次讨论、充分准备,才顺利把这项技术落地。

  在临床工作中,我和团队还参与建立了隐睾、尿道下裂等疾病的规范化手术步骤及微创治疗策略,相关研究结论被写入《小儿外科学》等国家规划教材和专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这类疾病的治愈率。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结构畸形疾病规范化诊疗的临床研究,参与构建了精准微创治疗儿童泌尿生殖畸形的关键技术,推动研究成果向临床转化,助力学科发展。目前,这些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十余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有效提高我国儿童严重泌尿生殖发育畸形的临床诊疗水平。

  作为儿外科医生,每天接触的都是小朋友,他们天真的笑容、奶声奶气的“谢谢”,是我繁忙工作中最温馨的慰藉,也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作为医生的价值与意义。

  有人问我,如何理解“医者力量”。与我而言,医生就是“略懂医术的普通人”。我们是最希望治愈病人的群体,每次看到来自国内外的患儿康复出院,内心都充满喜悦与激动。当然,医生的能力并非无限,无法保证每一次治疗都绝对不会出现并发症。但我们能坚守的,是治病救人的初心 —— 正视疾病的本质,不断探索新的治疗路径,始终朝着“有情怀、有技术、有创新性”的医者目标坚定前行。

【纠错】 【责任编辑:李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