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础,但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惯差异,决定了口腔护理需“量身定制”。重庆团圆口腔医院红土地大院区综合修复科主任彭雪表示,从儿童到老年,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护理重点,科学维护才能让牙齿陪伴更长久。
儿童期(3-12岁):培养习惯,预防蛀牙
儿童口腔处于发育阶段,乳牙与恒牙交替,需重点关注龋齿预防与习惯培养。
日常清洁: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开始,家长可用纱布蘸温水清洁牙面;3岁后逐步过渡到儿童牙刷,配合含氟牙膏(米粒大小),教会孩子“巴氏刷牙法”。
饮食管理:减少甜食、黏性零食的摄入频率,避免糖分长时间附着牙面;鼓励多吃富含纤维的蔬果,帮助清洁牙齿。
定期检查: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乳牙龋坏或恒牙萌出异常,必要时通过涂氟、窝沟封闭等方式增强牙齿抗龋能力。
成年期(18-50岁):注重功能,防治结合
成年人承担社会与家庭责任,口腔问题常因压力、作息不规律而加重,需兼顾清洁与疾病预防。
高效清洁:坚持早晚刷牙,每次至少2分钟,配合牙线或冲牙器清理牙缝;吸烟者需加强口腔检查,警惕烟渍牙与牙周病。
功能维护:关注牙齿磨损、隐裂等问题,避免用牙开瓶盖或咬硬物;长期缺牙者需及时修复,防止邻牙移位或咬合紊乱。
定期护理:每年洗牙1-2次,清除牙结石;备孕女性需提前治疗牙周病,降低孕期激素变化引发的炎症风险。
老年期(50岁以上):应对衰退,保留天然牙
老年人口腔组织逐渐萎缩,需重点应对牙周病、牙齿松动问题。
温和清洁:选择软毛牙刷,避免用力横刷损伤牙龈;佩戴活动假牙者,需每日清洁假牙并浸泡在清水中,防止变形。
防治牙周病:若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需及时进行牙周治疗,控制炎症进展;残根残冠尽量保留,通过根管治疗和桩冠修复延长使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