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总结智慧重工两年建设与学校上半年工作成效,部署新学期重点工作及未来五年人工智能赋能工作。9月5日,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在第一学术报告厅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召开智慧重工建设推进会。
会议现场。
会议由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许磊主持。
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周传德在工作报告中指出,上半年学校三大关键任务圆满完成,五大重点领域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暑期各项工作稳步高效推进。针对下半年工作,他强调应坚持需求导向科学规划、对标对表推进两项建设、创新驱动深化五项改革。在智慧重工建设方面,过去两年学校在“四个维度”上逐步形成数字化支撑力,但“三个堵点”仍亟需转型突破,推进“五大工程”赋能智慧重工全面提质进阶,并对未来五年人工智能赋能智慧重工提档升级作整体部署。
周传德作智慧重工发展工作报告。
随后,“南北校区”互联互通、“业财融通”平台、“重工小i”三大核心数字化业务正式上线。学校教务处处长黄文胜、科研处副处长赵宇枫、财务与资产管理处副处长何江、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裴江红及教师代表傅顺、张帆作专题分享。
学校党委书记郭天平总结讲话。
学校党委书记郭天平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学校在治理体系、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亟待实现系统性、深层次的重构和转型升级,广大教师要彻底转变旧思维,按照高标准、高要求全面推进人工智能辅助功能应用。他对学校当前中心工作提出四点建议,一 是打好体系建设攻坚战,全面提升办学治理新的历史;二是全力确保南北校区整体制度一体化发展;三是确保南北校区快速实现校园文化共享;四是加快实现符合本科特点,完善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等一系列根本制度,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潜作主题报告。
清华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潜作《系统推进人工智能职业教育应用》时指出,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教育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获得充分政策支持。职业教育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中,要秉持职业导向、动态更迭、伦理安全等原则,构建适应智能时代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助力产业智能化转型。
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心研究部副主任何易立作主题报告。
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心研究部副主任何易立在《数字重庆建设背景下的智慧校园实施路径》报告中提出,要优化人力、资金、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前沿引领与普及应用并重的推进机制,强化规划引领与重点突破的建设举措,建立业务主导与技术支撑的协同机制,健全科学决策与统筹调度的领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