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是修复缺牙的常见方式之一,其稳定性与长期效果与术前准备密切相关。从口腔环境到全身健康,再到生活习惯的调整,每个环节都需科学规划。
口腔环境“全面排查”
重庆团圆口腔医院红土地大院区种植中心技术院长黄磊表示,种植牙需在健康的口腔环境中进行,术前需系统性排查并解决以下问题:
牙周疾病治疗:牙龈红肿、出血或牙齿松动可能由急慢性牙周炎引起,需通过专业洁治、刮治等手段控制牙周炎症。若牙周问题未解决直接种植,可能引发种植体周围炎,导致种植体周围骨吸收,导致种植修复失败。
残根残冠处理:残留的牙根或严重龋坏的牙冠可能藏匿细菌,需提前拔除。待拔牙创口完全愈合(通常需3-6个月左右)后,再评估能否种植,避免因残留组织影响种植体稳定性。
邻牙健康维护:缺牙临近的牙齿若存在龋病或牙髓急慢性炎症,需提前治疗。否则,术后可能因邻牙问题影响种植牙的稳定性及使用,甚至种植修复失败。
全身健康“综合评估”
种植牙虽为局部操作,但全身状况对术后恢复至关重要,需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慢性病管理: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稳定范围;糖尿病患者需提前调整血糖,控制饮食,避免因代谢异常导致伤口愈合缓慢或感染风险增加。
药物使用规范:长期服用抗凝药(如阿司匹林)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以及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使用(如双磷酸盐,地舒单抗)需提前告知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以平衡止血与凝血功能。
过敏史告知:若对麻醉剂、钛或钛合金(常见种植体材料)或抗生素过敏,需提前说明,避免术中或术后出现过敏反应。
生活习惯“提前调整”
良好的生活习惯能缩短种植牙的适应期,提升舒适度:
口腔清洁强化:术前1周开始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配合牙线、冲牙器清理牙缝,减少口腔细菌数量,降低术后感染概率。
饮食结构优化:避免食用过硬、过黏或辛辣食物,减少对牙龈的刺激;术前24小时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如鸡蛋、牛奶),帮助增强组织修复能力。
戒烟限酒建议: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延缓伤口愈合,酒精可能影响药物代谢,建议术前至少1周开始戒烟限酒,为术后恢复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