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觉总张嘴呼吸?别慌!先搞懂原因再应对-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9/10 14:51:25
来源:重庆安琪儿妇产医院

孩子睡觉总张嘴呼吸?别慌!先搞懂原因再应对

字体:

  不少家长发现孩子睡觉时习惯张着嘴呼吸,有时还伴着轻微呼噜声,难免担心是不是腺样体出了问题。其实,孩子张口呼吸未必就是腺样体肥大,但确实需要重视——只有找准原因,才能科学干预,避免长期不当呼吸带来健康隐患。

  重庆安琪儿妇产医院医生表示,孩子张口呼吸的常见原因主要有三类,最典型的是腺样体肥大,3-8岁孩子较易出现:腺样体位于鼻腔后方,反复感冒、鼻炎或扁桃体发炎会刺激其增生,堵塞呼吸道,迫使孩子用嘴呼吸,通常10岁后会逐渐萎缩。其次是鼻腔阻塞,比如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会让鼻子通气不畅,只能靠嘴“代偿”呼吸。还有一种是习惯性张口呼吸,即便之前导致鼻塞的病因已消除,孩子仍保留了张嘴呼吸的习惯。

  若孩子长期张口呼吸,潜在危害不容忽视。从身体发育来看,夜间缺氧可能延缓身高、体重增长;面部发育也会受影响,可能出现“腺样体面容”,表现为牙齿排列不齐、上唇上翘、面部拉长;呼吸功能会下降,肺活量不足、呼吸变浅;口腔长期暴露还会干燥,增加蛀牙、牙龈发炎的风险。此外,面容改变或可能伴随的听力问题(如腺样体肥大压迫咽鼓管),还可能影响孩子自信心,对心理和社交造成困扰。

  家长可通过一些信号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腺样体肥大:孩子经常鼻塞、夜间张嘴呼吸且打呼;睡眠不安稳、翻身频繁,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暂停;伴随流涕、耳闷、听力下降;或已出现牙齿、面部发育异常,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生长迟缓等情况。若发现这些表现,建议尽快带孩子就医,医生通常会通过鼻内镜检查、鼻咽侧位片(X光)或CT检查等明确病因,切勿自行诊断。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不要随意给孩子用“口呼吸贴”。如果孩子是因腺样体肥大、鼻炎等疾病导致鼻塞,强行用贴纸封住口腔会加重缺氧,甚至引发安全风险。若经医生检查排除病理性问题,仅为习惯性张口呼吸,可尝试这些改善方法:日常提醒孩子有意识地用鼻子呼吸,进行闭口呼吸训练;通过抿唇、吹纸片、吹口琴等锻炼唇部肌肉;调整睡眠姿势,用合适高度的枕头,避免孩子仰卧过久;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专业呼吸康复训练。

  孩子的呼吸习惯关乎长期健康,发现问题后别急着用偏方,先带孩子找专业医生明确原因,再针对性干预,才能让孩子养成健康的呼吸方式。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