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嘀——”9月2日17时许,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急诊科外,120急救车的警笛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傍晚的宁静。车门打开,一名面部插着钢筋的患者被迅速推下车,只见一段1米多长的粗硬钢筋自其左侧面颊贯穿至颞部,伤情危急。
时间回到半小时前。区内某医院的120急救车接到该伤员后,第一时间判断伤情复杂,需迅速转往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治疗。转运途中,该院通过网络实时传回患者伤情照片和初步信息。“面部钢筋贯穿,高度怀疑伤及颌面骨及深部血管!”图像刚一送达,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急诊科值班团队立刻启动应急机制,第一时间通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紧急会诊。紧张氛围中,一场与时间的争夺战已悄然打响:抢救设备迅速到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第一时间赶到急诊待命……
患者送抵医院后,急诊医护人员推着平车迎上前去,监测血压、吸氧、开通静脉通路……一系列术前准备在急促的脚步中有序完成。“患者目前生命体征基本平稳,但钢筋位置危险,必须立即手术!”急诊科负责人迅速向家属说明病情,与此同时,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专家也同步介绍了手术方案。从病情沟通到家属签字确认,再到患者进入急诊手术室,全程仅用时9分钟。
止血、分离组织、谨慎拔除钢筋、清创、缝合……手术过程中,医院技术团队沉着应对,每个步骤稳健有序,体现出多学科协作的高度默契。17时48分,随着最后一针缝合完成,手术顺利结束。目前,该患者已经康复出院。(肖力源)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