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看似控制良好,65岁的袁叔叔却突然发现眼前的棋盘扭曲变形,视野中央少了一块,视力骤降至0.04,几近失明。前往重庆普瑞眼科医院就诊后,诊断为“双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
重庆普瑞眼科医院名誉院长陈少军介绍,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其并发症可以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当高血糖侵蚀眼部组织时,会引发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和屈光不正等一系列眼病。最令人担忧的是,“糖网”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当患者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时,视网膜损伤通常已十分严重。
陈少军为患者检查眼部情况。
在糖尿病引发的各类眼病中,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对视力的威胁最为直接和严重。黄斑区虽然只占视网膜面积的5%,却包含了90%的视觉细胞,是决定中心视力的关键区域。我们能够看清细节、辨识颜色,主要依赖于健康的黄斑功能。
如果黄斑发生水肿,就会导致细胞死亡和变性,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陈少军解释,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病理基础是长期血糖水平不稳定导致视网膜脉管系统受损。高血糖会破坏血-视网膜屏障,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成分渗漏至黄斑区形成水肿,导致中心视力丧失,视物变形、颜色黯淡。患者可能难以清晰地看到细节,包括近距离和远距离的。对比敏感度会下降,看到的颜色是暗淡褪色的。
面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一视力杀手,现代医学已发展出多种有效对抗手段,抗VEGF治疗是目前的主流选择。陈少军表示,黄斑水肿要终身治疗,但这并不意味着患者的视力一定会走向失明的最坏结果。如果患者能及早开始并坚持规范治疗,控制住水肿,视力就可以维持。
在对抗“糖网”的战斗中,预防和早期干预比治疗更为关键。定期眼底检查是第一道防线。陈少军建议,糖尿病患者至少每年接受一次散瞳眼底检查。如果已发现视网膜病变,应缩短为3-6个月复查一次。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可防可控的,视功能也可以得到有效保存。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配合规范的眼科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避免失明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