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民营经济GDP占比超六成 民营科技型企业达6.95万家-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09/18 17:28:04
来源:新华网

重庆民营经济GDP占比超六成 民营科技型企业达6.95万家

字体:

  新华网重庆9月18日电(韩梦霖)9月18日,在重庆市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上,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施崇刚介绍,“十四五”期间,重庆市民营经济增加值从1.48万亿增加到1.98万亿,占GDP比重由59%提升至61.6%,民营经济主体数量从290.1万户增加到367.3万户,在全市占比达97.8%。

  科技创新方面,过去5年,重庆民营企业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领域,多项关键技术实现突破。比如,问界M9凭借科技创新连续9个月稳居50万元以上豪华车型销冠,鑫景特玻自主研发的纳米微晶玻璃应用于华为高端手机及国产大飞机C919,智飞生物重组结核杆菌检测试剂获世卫组织在全球推广,智翔金泰实现重庆市一类创新药上市“零的突破”。截至2024年,全市民营科技型企业达6.9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了8042家,占全市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比例分别为99.55%和91%。

  施崇刚表示,广大民营企业深度融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等领域形成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各环节的完整、高效、深度融合的产业链配套格局。目前,重庆已经培育了赛力斯、东方鑫源等18家行业领军企业,平伟实业、再升科技等40家产业链主企业。九龙坡区形成千亿级轻合金材料产业集群,实现全链条本地化生产。新铝时代科技为比亚迪提供电池盒箱体,配套率占其供应链40%;莱宝科技突破超薄玻璃加工技术,为全球笔电品牌提供核心部件。民营企业还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积极推动生产方式变革。赛力斯、隆鑫通用等8家企业建设细分行业产业大脑,打造汽车智能视觉检测、智能工厂协同制造等“AI+制造”场景22个,带动产业链协同转型,累计建成6家未来工厂、24家智能工厂、112个数字化车间,企业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2.7%,生产效率提升达到了57.6%。

  施崇刚介绍,5年来,重庆大力推动改革增效,广大企业家“获得感”更加实在。创新开展国企民企协同发展改革,建立央企、民企、外企“三企”联动发展机制,通过合作项目遴选储备、招商推介、分析反馈等工作,推动国企民企互利共赢。目前,已组织三轮国企民企协同发展项目发布活动,累计为民企发布超1600个合作项目,项目金额超8000亿元。此外,重庆以数字赋能提升服务民企效能,上线“渝商e服务-民企直通一件事”数字应用,累计受理企业涉及政策兑现、法律维权等方面的诉求5100余件,诉求办结率超过97%,让企业“少跑腿、快办事”。重庆还创新实施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十百千万”培育工程,着力培育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的“十名领军、百名精英、千名骨干、万名新锐”雁阵式年轻一代企业家队伍,推动代际传承,目前四级人才培育库已遴选培育对象2500余名。

  重庆还持续做实民营经济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支撑。每年发布的重庆民营企业百强榜单,100强入围门槛从2021年的15.72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23.61亿元,增长50.19%,赛力斯等7家企业入围“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同时,重庆着力做好民营企业上市服务工作,建立了165家拟上市民营企业储备库,有21家民营企业在境内成功上市。重庆市工商联还加强与浙江、山东、四川等省市开展区域协作,举办“知名企业重庆行”系列活动,推动签约投资总额超2000亿元。同时,推动民企积极“走出去”,通过“助企扬帆·护航出海”等品牌活动,引导民企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强经贸交流,2024年民营经济进出口总额达3233.7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比重达45.2%。

  为改善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重庆市工商联与金融监管部门共同出台金融服务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联合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举办重庆市金融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支持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和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融资服务质效。目前,重庆市工商联已经与全市16家商业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开展金融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等活动。上半年,11家合作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6303亿元,新增763亿元。重庆还连续三年开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行动计划,组建25家金融机构作为“重庆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团”,上半年直接对接联系企业7.4万户,25家金融机构累计授信金额达到1280.16亿元,覆盖4.2万户企业,实际放款金额850亿元,惠及3.7万户企业。

【纠错】 【责任编辑:李海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