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重庆9月18日电(邵以南)9月18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在重庆发布“202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最新榜单显示,入围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总规模迈上新台阶,达到51.1万亿元,平均营业收入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22.2亿元。
位列榜单前10位的企业分别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委员、驻会副会长李冰介绍,202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呈现以下发展特点:
营业收入增速加快,总体规模迈上新台阶。202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突破50万亿元,达到51.1万亿元,增长3.82%,增速较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平均营业收入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级,达到1022.2亿元;入围门槛达到79.8亿元,增长10.71%;资产总额突破400万亿元大关,达到404.9万亿元,增长9.19%。
利润水平较快增长,经营效益结构性向好。202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实现净利润3.34万亿元,增长6.71%;人均营业收入和人均净利润分别增长至328.1万元和21.5万元,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剔除商业银行和住宅地产,其余427家服务业企业的收入净利润率为4.04%,达到“十四五”以来的最高值,较上年提高0.48个百分点,增长幅度高于服务业500强平均水平。
新兴服务表现亮眼,产业发展优化升级。202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房地产、传统零售和商贸批发等传统服务业入围数量减少14家。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服务、金融、物流及供应链服务、商务服务等现代新兴服务业加速崛起,入围数量达到184家,相比上年增加12家,成为服务业融合化、专业化、高端化发展的中坚力量,有力推动了服务业行业格局的持续优化和产业发展的持续升级。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作为引领服务业创新突破的核心引擎,研发费用占全部企业的48.67%,平均研发强度达到3.80%,为各行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和网络化联接提供有力支撑。商贸批发企业积极从单纯的“商品买卖”模式,向“供应链+服务”驱动的综合模式转型,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在海外经营方面,电商平台与物流企业双轮驱动,通过创新业务模式、加码海外仓等基础设施布局,为跨境电商蓬勃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有力推动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升级。
国有民营共同发展,功能作用各有优势。202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国有企业入围276家,民营企业入围224家。在行业分布上,各具特色,国有企业在电信、交通等基础服务领域更具优势,民营企业在这些基础服务上提供的互联网服务、IT服务、供应链服务更具活力,它们共同促进了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优质高效。
揭晓202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是2025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期间的重要活动之一。此次大会通过考察调研、榜单发布、主旨报告、主题推介、项目签约、主题交流等活动,搭建政企研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从签约成果看,重庆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重点围绕绿色建筑、城市更新、智能建造、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九大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中国建科将布局设立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重庆分中心,并以重庆为中心建设西南区域中心,将重庆作为重要服务市场和重点科技创新基地,助力重庆的城乡规划和建设。
此外,巴南区鑫帆源大宗贸易供应链仓储服务平台、两江新区国际时尚潮流消费中心MSG—汇星、江北区itc保伦股份西南区域总部、渝中区浙江红谱科技、巴南区纳米医学与核酸药物创新研究中心等9个重点项目也集中签约,涵盖现代金融、科技应用、国际物流、智慧医疗等领域,协议总金额30.4亿元。
据了解,作为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永久举办地,重庆市渝中区正重点推进解放碑-朝天门金融服务集聚区和解放碑中央商务区综合服务集聚区建设,积极打造现代服务业示范集聚区。2024年,渝中区服务业增加值1585.3亿元、规模全市第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