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精准招引、政府基金赋能与产才深度融合,正成为江北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江北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决策部署,将培育新质生产力作为核心牵引,以产业链精准招引、政府引导基金和产才深度融合为着力点,推动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频共振。
2025年上半年,江北区地区生产总值达997.4亿元、增长4.5%,总量稳居全市第三。
产业链精准招引,夯实产业根基
江北区创新实施“产业链链长负责制”,由熟悉相关领域的区领导担任链长,统领由22个部门精干力量组成的专班,打破行政壁垒,重组高效招商单元。
该机制精准覆盖江北区现代金融、商贸流通、先进制造、数字经济四大支柱产业。链长与专班深度把脉产业需求,精准绘制产业链图谱和人才需求图谱,动态更新、靶向发力。
2025年,江北区已成功招引项目83个,签约金额614.83亿元。金融产业链专班在服务金融机构西进过程中,高效协调两地监管部门,使其重庆分公司从获批筹建到开业仅用79天,刷新成渝地区金融机构异地展业速度纪录。
基金赋能创新,撬动硬科技发展
江北区设立总规模49亿元的政府引导基金,坚定“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导向,以原则上不低于1:1.5的比例撬动社会资本,组建覆盖重点产业链的子基金集群。
基金聚焦扶持处于“种子期”、“天使轮”的硬科技项目和高成长科技企业,并同步建立“尽职免责+风险容错”机制,为敢于投向硬科技的资本提供保障。
江北区在全市率先组建区属国资基金管理公司,并成为重庆私募新规后首家获牌的区级机构。通过“1管理公司+1母基金+N子基金”的市场化运作,目前已参股14只顶尖科创子基金,总规模达516.51亿元。
产才深度融合,优化发展生态
江北区紧扣数字经济发展主线,以“产才融合”为核心手段,通过高水平载体建设、高质量市场主体引育与人才发展机制深度协同,持续优化政策与服务环境。
2024年,全区规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收210亿元,同比增长112.7%,其中规上互联网和软件服务业同比增长113%,增速稳居全市第一,累计从业人员突破5万人。
江北区迭代升级人才政策,构建覆盖软件信息、科技金融等重点领域的“1+3”人才政策体系,贯通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成立“满天星”创业帮扶联盟,推动形成多元协同的数字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2022年以来,全区签约软信项目105个(含重大项目78个),成功引进多家头部企业。全区软件企业数量从2022年2000余家增长至4000余家,新升规入统企业11家,“两个翻番”目标基本实现。
江北区通过系统推进“产业链精准招引、政府引导基金赋能、产才深度融合”三大举措,夯实了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根基。
随着“双招双引”工作的持续深化,未来将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北篇章注入更加强劲、更可持续的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