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眼的胸痛,可能是心梗前兆!这些求救信号一定要懂-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9/22 15:51:11
来源:重庆康华众联心血管病医院

不起眼的胸痛,可能是心梗前兆!这些求救信号一定要懂

字体:

  心梗就像一颗“隐形炸弹”,悄无声息却可能随时引爆。外表强壮≠心脏强壮,没有征兆≠绝对安全。今天,重庆康华众联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管护师张燕来聊聊“胸痛”这个看似平常却可能致命的信号,帮助大家学会识别并保护自己的心脏健康!

  心梗是什么?心脏的“高速公路堵车了”

  张燕介绍,想象一下,心脏就像一台轰隆隆运转的超级发动机,它不分昼夜为全身输送能量。而血管呢?它们就像一条条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负责给心脏运送“燃料”——氧气和营养。但有一天,高速公路上突然出现了大堵车。如果血管被血栓堵住(比如油脂垃圾堆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突然破裂),把路彻底堵死。心脏得不到“燃料”,就像饿极了的人一样,开始“断粮”挣扎,最后导致心肌细胞大片死亡——这就是心梗。它发作起来像闪电一样快,危害巨大。就算救护车风驰电掣赶来,也可能因为“堵车”救不了心脏,时间一旦被拖住,心脏就会一点点“饿死”。

  胸痛是警报,这些症状别硬扛

  典型症状:胸口像被大石头压住。

  胸痛位置:胸口中间或偏左,范围至少一个手掌大。

  痛感:像被大石头压着、或被胶带紧紧缠绕,可能持续15分钟以上,吃速效救心丸也没用。

  伴随症状:大汗淋漓、呼吸困难,感觉快窒息,甚至想吐。

  非典型症状:别把心脏求救当小事,心脏的求救信号有时很“狡猾”:

  1.牙疼怪事多:突然几颗牙一起疼,却找不到蛀牙。以前无牙病基础、活动/情绪激动诱发、伴出汗/气短,需警惕,可能是心脏在捣乱。

  2.肩膀手臂酸:左肩或左臂内侧钝痛,甚至放射到小指无名指。

  3.嗓子发紧:喉咙像被掐住,喘不过气,却查不出喉咙问题。

  4.胃痛难缓解:持续上腹痛、恶心,尤其是活动后加重。

  张燕提醒,女性、老人症状更隐蔽。女性更易出现乏力、背痛、恶心、出汗,而非典型胸痛;老年人可表现为急性意识障碍、跌倒,女性及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无胸痛型心梗。

  三个常见“拖延借口”不可取

  借口1:“我还年轻,不可能心梗!”其实,心梗已出现25岁患者。

  借口2:“可能只是胃痛,吃两口饭就好。”其实,胃在心口下方,胃痛很少冒冷汗和放射痛。

  借口3:“半夜去医院太折腾,明早再说。”其实,心梗的黄金抢救时间是120分钟,越快越好,最好90 min内开通血管,错过就难回头。

  胸痛来袭,救命黄金法则!记住“三不二要”

  不要等:胸痛超过15分钟别硬扛,立刻拨打120!

  不要动:停止一切活动,取舒适体位,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不要开车:自己开车可能猝死途中,还容易引发车祸。

  要服药(如果条件允许):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收缩压≥90 mmHg),或嚼服阿司匹林(无禁忌者,推荐剂量150-300mg嚼服)。

  要吸氧(如果条件允许):保持平静,等待专业救援。

  预防心梗,从生活细节做起

  1.管住嘴:少吃油腻、高盐食物(比如炸鸡、咸菜、肥肠等动物内脏),多吃蔬菜、水果、奶和鱼。

  2.迈开腿:每天30分钟快走。

  3.戒掉坏习惯:吸烟是心梗元凶,必须戒烟;建议不饮酒,如饮酒,男性每日纯酒精≤25g、女性≤15g。

  4.控制四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超重(尤其是腹型肥胖-腰围男≥90 cm、女≥85cm)是心梗帮凶,建议每年做一次血脂、血糖、血压筛查;大于等于40岁或有家族史者建议行冠脉CTA或运动平板。

  5.别太拼命: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突然受凉都可能诱发心梗,劳逸结合是关键。

  健康生活四要素。

  张燕提醒,别忽略身体的信号,胸痛不是小事,要重视自己“不舒服”的信号。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