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制造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力资源服务?-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9/26 19:36:05
来源:重庆市人力社保局

“人工智能+”时代,制造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力资源服务?

字体:

  制造业数智化、高端化浪潮奔涌,激发人才引用新需求与人力资源服务范式变革。

  9月25日, 2025人力资源服务业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重庆举行,开展政策研讨、供需对接、行业竞赛、经验交流等活动,凸显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打破传统边界的新趋势。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在“两业融合”的背景下,人力资源服务业正从“被动保障”向“主动赋能”转变,通过深度嵌入制造业的价值链,成为其柔性生产、组织变革和人才战略的“智慧伙伴”。

2025人力资源服务业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重庆举行开幕式现场。

  价值共创促进“两业融合”

  从1到80万,赛力斯只用了42个月。

  赛力斯集团日前宣布,AITO问界系列汽车累计交付量已突破 80万辆。“速度背后是跨界人才协同的胜利。”赛力斯集团人资总部副部长杨文镔说,技术团队45%的成员拥有软件与硬件结合的复合知识背景。这种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支撑了赛力斯在智能汽车赛道的破局与领跑——从研发端的技术融合,到生产端的效率革新,再到用户端的体验落地,每一环都离不开“软硬兼修”的人才优势。

  在赛力斯重庆超级工厂,IOT物联网平台实时处理20万+设备数据点,AI视觉质检系统每天完成3000万次缺陷检测——这些场景催生了传统人力资源服务难以覆盖的新岗位:智能设备运维工程师需同时掌握PLC编程与云计算技术,工业大数据分析师则要兼具统计学功底与产线工艺知识。杨文镔表示,他们比以往更加渴望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形成“价值共创”式的长期合作,精准招揽、服务复合型产业人才。

  在重庆集中力量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像赛力斯这样的“链主”企业渴望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形成“价值共创”式的长期合作,精准招揽、服务复合型产业人才,甚至要求供应商的技术人员也要具备数字化协同能力。

  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余兴安认为,随着新兴产业集群崛起,传统产业升级,整体产业结构向数字化与高端化跃迁,新生代产业人才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跨学科思维、数字技能与实操经验的复合、适应技术迭代的学习能力以及工艺优化与技术攻关能力等特质。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去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关于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重庆作为首批“两业融合”试点申请城市,肩负着为全国探索“两业融合”路径的使命。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处处长王军国说在全市集中力量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链主”企业渴望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形成“价信共创”式的长期合作,精准招揽、服务复合型产业人才,甚至要求供应商的技术人员也要具备数字化协同能力。

  眼下,重庆已启动一批“两业融合”试点项目。比如,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合重庆市制造业人才服务中心,依托公共人才服务体系,建立重点企业高端人才需求收集机制,引导猎头机构对收集到的人才需求开展评估。针对市场校准后的岗位需求,定向匹配当地人才招引政策,实现市场招引与政策招引相贯通。

  江津区的西部食谷,正在打造全国首个针对食品加工行业的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形成集人力资源产业集聚、专业技能培训、创新创业孵化等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不仅将解决食品中小微企业“招人难、留人难、提升难”的痛点,更能为园区入驻企业提供综合化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支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罗仲伟表示,“两业融合”的探索,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从被动承接需求转为主动创造价值,通过可知可感的服务升级开辟新机遇。

2025全链条制造业人才招引洽谈会。

  推出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

  本次大会期间,一场全链条制造业人才招引洽谈会聚集60余家企业及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带来3200余个岗位。与此同时,来自全国多地的“两业”代表走进重庆制造业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挖掘合作机会,促进协同发展。

  近年来,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业接连推出助力制造业发展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打通产业与人才之间的堵点。

  当地组建先进制造业HR联盟,针对制造业生产项目化、季节性的特点推出“共享用工”模式,通过稀缺工种共同培养、人力资源灵活调配,促进人才长期稳定流动与企业人才结构优化。

  2024年,中国重庆数字经济人才市场共开展数字经济专场引才活动112场,引进各类人才8414人,开展数字技能培训8.7万人次,重点覆盖人工智能训练师、大数据分析师、区块链工程师、云计算架构师等新兴职业。

  生成式人工智能凭借强大的推理能力,为人才引用提供多维度数据支撑。重庆万友人才公司副总经理王世德说,他们自主开发了基于智能制造人才胜任力模型的人才管理云平台,运用算法画像、AI面试、仿真实操、测评筛选等功能,帮助实现快捷的人岗匹配,更好满足当前制造业全链条、多元化的人才需求。

  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用工结构和技能要求变化,意味着新生代产业人才必须具备适应技术迭代的学习能力。“对此,我们建立了标准化的实训基地,通过提供‘跟随式’技能培训服务提高人岗契合度,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重庆杰成人力资源集团总裁乔聪玲表示。

  本次大会期间还举行了西部HR能力大赛(制造业专场)决赛,12名优秀HR聚焦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6大模块展示系统解决方案。“很荣幸能与一道竞技、学习。”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来自重庆赛区的廖仙丽说,未来将持续在人力资源领域深耕,以更高水准的服务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抓住人力资源‘全生命周期’服务,也就牵住了‘两业融合’的牛鼻子。”众合云科信息技术集团创始人兼CEO余清泉认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要从解决制造业企业用工需求的单点职能服务,升级为有意识的全局规划、画像分析、流程设计、服务运营,通过“专业雇主服务”来驱动业务发展。(邵以南)

【纠错】 【责任编辑:邵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