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9月30日电(邵以南)9月29日,丰都县“小县大城”建设新闻发布活动发布,自2023年丰都入选重庆市首批“小县大城”试点县以来,县内已累计有超过2万新市民到县城生活,2024年城镇化率提升至52.5%。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丰都从“人”这个关键点出发,围绕让人“愿意来、留得住、过得好”,重点打造了“三个一”工程,即一个政策包、一个产业园、一条服务链,以此精准破解新市民进城落户的堵点、难点问题,让城乡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红利。

“一个政策包”:打消顾虑,让新市民“愿意来”
针对新市民进城最关心的权益保障、子女入学、就业就医等顾虑,丰都系统整合政策资源,创新推出《暖心举措十八条》,以“买房‘五支持’、生活‘四兜底’、就业‘四帮助’、搬迁‘三照顾’”为核心,精准破解新市民进城难题。例如,专项解决新市民子女入学学位需求,探索提供“菜园地”等贴近生活的贴心服务,切实降低新市民融入县城的门槛。
据统计,该政策包已累计惠及586户家庭,成为新市民“敢进城、愿落户”的重要保障。
“一个产业园”:筑牢根基,让新市民“留得住”
就业是新市民扎根县城的关键。丰都依托本地“福寿”文化特色、石材林业资源及县城周边闲置资产,规划建设新市民就业创业园,通过培育新业态、支持本地企业壮大,为新市民搭建就近就业增收平台。园区聚焦产校融合、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创业孵化等核心功能,同步布局福寿、蔬菜、石材、林产品、文化创意、电商等6个子产业园,依托南天湖高山旅游发展轴和龙河生态经济带,统筹N个特色产业节点。
据介绍,园区全部建成后,预计可带动1万名新市民实现就近就业,从根本上解决“人进城后无事做”的问题。
“一条服务链”:优化体验,让新市民“过得好”
为帮助新市民快速融入县城生活,丰都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服务链”,打造两个“新市民之家”。线下“新市民之家”位于国际商贸城42栋,8月25日已正式开放,设有政策咨询、金融服务、房源展示等功能区,为进城务工人员、毕业生、引进人才、退役军人,提供政策咨询、帮办代办、联谊交友等“一站式”服务;线上“虚拟新市民之家”依托“AI+新市民服务综合场景”,开发“购房补贴、子女入学、失能老人、就业创业、素质提升”5个子场景,即将在“渝快办”平台上线,实现“指尖办事”、便捷服务。
丰都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刘书获表示,下一步,丰都将把新型城镇化和“小县大城”试点工作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叠加释放政策改革效应,在持续做好“三个一”的基础上,推动形象定位、功能补位、环境升位、品质进位“四位同升”,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美丽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