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渝中学:国防专家对话学子 共话家国情怀-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10/09 11:27:13
来源:南渝中学

南渝中学:国防专家对话学子 共话家国情怀

字体:

  近日,重庆南渝中学校行政楼一楼暖意融融,一场以“传承爱国情 共话家国情”为主题的“新闻会客厅”活动在此拉开帷幕。学校特邀国防与红色文化领域专家张维仑走进校园,与25名校园小记者面对面交流,围绕国防历史、家国责任等展开对话,带领学子重温爱国故事、厚植爱国情怀。

  活动现场,张维仑与校园小记者展开对话。

  活动伊始,副校长唐晓玲向师生介绍了张维仑的履历与主要成就。学生代表向张维仑献花,大家在掌声中拉近了彼此距离,奠定了双方对话的温暖基调。唐晓玲表示,树木扎根土壤生长,大家的成长离不开家国滋养。邀请张维仑进校园,希望同学们在对话中读懂爱国背后的家国故事,把爱国情种在心里、融进行动里。

  副校长唐晓玲(右一)向师生介绍张维仑的履历与主要成就,学生代表向张维仑献花。

  访谈互动:师生共话国防与家国情怀

  此次“新闻会客厅”的核心环节,是一场围绕国防与家国情怀的深度访谈。媒介素养课老师陈潭静率先抛出3个核心方向,引导话题层层深入:围绕国家重要活动传递的爱国内涵、国防建设中的家国意义及红色故事传播的价值展开。

  学生提问环节,学子们探索欲十足,问题里满是对家国责任的思考。面对这些与爱国紧密相关的话题,张维仑结合鲜活案例一一拆解。小记者们纷纷在笔记本上写下“坚持”“担当”等关键词,眼中满是认同与坚定。

  南渝中学校园小记者赵香涵向张维仑提问。

 即时实践:学子当场写作传爱国情

  访谈结束后,25 名小记者没有离场,而是在教室当场完成两项实践任务——爱国主题新闻稿撰写与朋友圈创作。这是南渝中学“校园小记者课堂”的核心内容,也是对此次爱国对话所学的即时检验,更是让学子们用文字传递爱国情怀的生动实践。

  校园小记者们当场聚精会神撰写新闻稿、朋友圈文案。

 教学声音:实践厚植学子爱国素养

  “这场国防专家进课堂活动是爱国主义教育与素质培养结合的生动实践。”唐晓玲说,“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让学子在与专家的对话中开阔家国视野,在写作实践中深化爱国感悟。”

  对话结束后,大家合影留念。

  作为传媒素养课老师,陈潭静也分享了教学观点:“爱国教育最忌空泛说教,专家访谈+即时写作的模式,让学生既能身临其境听家国故事,又能动手写下爱国感悟,这种实践+反馈的方式,才能真正让爱国情怀扎根心中。现在学生成长在信息时代,他们需要的不仅是了解爱国,更需要是表达爱国、践行爱国行动,未来课堂会继续沿用这种模式,让爱国教育融入日常,让学子们既懂家国责任,又能清晰传递这份责任。”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