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中国”科普活动走进重庆一中 科学家李劲松揭秘“半克隆技术”前沿-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10/11 14:27:38
来源:重庆一中

“科学与中国”科普活动走进重庆一中 科学家李劲松揭秘“半克隆技术”前沿

字体:

  我们从哪来的?生殖和发育的奥秘有哪些?如何“借壳生蛋”在只携带精子遗传物质的胚胎中建立“类精子干细胞”?“基因组标签计划”是什么?10月10日,“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重庆行”在重庆一中举行。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劲松走进重庆一中,为全体师生带来《从克隆到半克隆——技术进步引领科学发展》主题讲座,解码了生命科学中干细胞与胚胎发育的独特奥秘,点燃了青年学子的科学梦想。

  现场,座无虚席,重庆一中学子认真听取讲座。

  据悉,李劲松教授从事干细胞与胚胎发育相关研究。其研究成果2011年和2012年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22年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劲松正认真给同学们讲解“半克隆技术”的奥秘。

  讲座中,李劲松教授以世界首例克隆羊“多莉”为切入点,通过援引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罗伯特·爱德华兹、约翰·伯特兰·戈登、“中国克隆技术之父”童第周等人的科学故事,生动梳理了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借此引出自己及团队在“半克隆技术”领域的研究契机和突破性成果。

  “半克隆技术是我们对生命奥秘的一次勇敢探索。”李劲松教授鼓舞现场学子以兴趣和热爱打开科学殿堂的大门,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突破。

  互动环节,重庆一中高一(5)班同学张雅涵提问。

  “克隆动物与自然动物寿命有差距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使用脑细胞来进行核移植克隆,是否可以保持上一辈子的记忆?”“基因组标签会对目标蛋白质产生影响吗?”在互动环节,学生们踊跃提问,李劲松教授一一细致解答,并鼓励学生保持对科学的纯粹热爱,以责任之心驾驭技术之力。

  来自高一(5)班的张雅涵表示,自己对生物学深感兴趣,日常学习过程便会通过理论和实操结合的方式强化生物知识学习。本次讲座让她坚定了学习目标,期待未来有机会为中国生物学的发展做出贡献。高一(14)班的涂睿哲则从科学家戈登博士的故事中深受启发,希望自己也如他一样保持浓厚兴趣,并不断以坚持和努力去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