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重庆10月17日电(记者黄伟) 10月16日至17日,城口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暨“大巴山药谷”招商恳谈会在该县召开。大会期间,城口县中医药文化集市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发布会也在该县人民广场举行。
“通过核算,城口县河鱼片区林业生态产品总值达31.38亿元。”在成果发布会上,城口发布了城口县河鱼片区林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成果报告,首次量化展示城口林业资源的生态经济价值。
此外,还同步发布箭叶淫羊藿基因组测序等科研成果、林业经营收益权质押融资典型案例。城口县与十家企业现场签约了关于中药材产业、林业碳汇开发的10个项目。
据了解,自城口被确定为重庆市三个系统化改革试点区县以来,城口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深化林地“三权分置”、高效开展“森林经营”、创新实施“林业金融”、扩面提质“经营主体”,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100余家,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8万余亩,全县林业生态产业年产值突破30亿元,直接带动2万余户林农增收,户均增收1万余元,有效推动了大巴山药谷建设。
城口县委书记张继军介绍,近年来,城口把中药材产业作为乡村振兴举旗产业,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牵引,联合渝川陕鄂4省市16区县(市)成立“大巴山药谷”中药产业联盟,积极探索中医药振兴发展“城口实践”,全县中药材在地面积稳定在38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15亿元,带动全县45%以上的农户增收,成功创建淫羊藿、灵芝、独活、玄参4个品种GAP基地,推动“大巴山药谷”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未来,我们将坚持把中药材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举旗产业,锚定‘1155’工作思路,力争在2030年前创建GAP基地19个,规范化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推动‘大巴山药谷’建设提质增效,打造秦巴山区中药材产业发展新高地。”城口县委书记张继军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大会还将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康养旅游体验深度融合,举行了“相约巴山·渝见岐黄”为主题的城口中医药文化集市,通过名医义诊、体验艾灸拔罐、品尝药膳美食等活动,展示城口中医药的历史底蕴,提升城口中药材的文化附加值。并组织嘉宾实地调研了林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康养旅游基地等,亲身体验“种植科普观光+药膳品尝+中医药康养”的药文旅融合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