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向新•智启未来:2025“好老师”成长大会暨“师元”教师大模型发布会在渝举行-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10/18 17:30:12
来源:华龙网

教育向新•智启未来:2025“好老师”成长大会暨“师元”教师大模型发布会在渝举行

字体:

  10月18日,“2025好老师成长大会暨‘师元’教师大模型发布会”在西南大学光大礼堂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西南大学联合中华出版促进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中心、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西南大学)、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课堂内外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旨在把握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推动广大教师和师范生积极拥抱智能时代的教育新形态。

  西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王进军,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马然希,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雷虹,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原副校长陈时见,《中国教育学刊》编委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原理事长、北京教育学院原党委书记马宪平,西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杨纳名,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任胜洪,重庆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李祚山等领导嘉宾出席本次会议。

  大会以“教育向新•与光同行”为主题,采用“线下+线上”融合模式,聚焦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与人工智能教育的深度融合。活动通过主题短片、公益行动启动、模型发布、生态签约、主旨报告、院长微论坛等多种形式,系统呈现我国“人工智能+教师教育”的前沿探索与实践成果,探讨了AI时代教师教育的创新路径,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了新动能。现场汇聚了来自全国多所高校、中小学、教育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教师代表及企业负责人等600余人齐聚山城,共话未来。

  新时代教师教育的序章

  大会在西南大学副校长白显良的主持下拉开帷幕。西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进军在致辞中指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教师角色的转型与能力提升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议题。课堂内外文化发展公司董事长简渠在致辞中表示,公司未来将持续加强与高校在课程体系构建、跨区域文化资源开发等领域的深度合作。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然希在讲话中强调,重庆作为西部教育高地,正积极推动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期待以“师元”教师大模型为代表的技术成果,助力区域教育资源优化与教学质量跃升。随后,好老师主题短片、“师元”教师大模型两部主题短片依次展映,“师元”教师大模型发布仪式、学校合作签约仪式正式启动。

  致敬“好老师”,传递教育之光

  上篇章“好老师·与光同行”由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刘静、王子川主持。专题片《向光而行》记录了一批优秀教师的育人故事,感动了现场观众。接着,大会揭晓了第六届中国“好校长”“好园长”“好老师”“好学校”、行动示范区、“思政好老师”“科学好老师”“美育好老师”“心理好老师”等师者年度榜单,并对获奖代表予以表彰。来自湖北武汉解放中学的副校长吴又存,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观澜中学(初中)心理高级教师、校心理辅导站站长杨胜丽分别作为代表发言,展现了新时代教师的使命担当与专业风采。

  解读“师元”教师大模型,重塑中国智慧学堂

  “当课堂困于知识传授与掌握,疏于全维考察与持续性发展;当教学评价依赖模糊经验,失去科学标尺;当教师成长缺乏专家的伴随式指导,教育需要一场回归本质的变革。”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罗生全,立足“师元”教师大模型的研发背景和核心理念,直指当前教育痛点,回应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对大模型进行系统解读。

  “师元”教师大模型以数智环境下育人目标的锚定为逻辑起点,遵循“智联共生、因教施评”的评价理念,以个性化创新发展为指向,系统构建师生“认知-情感-行为”互动关系模型,集“数据循证-精准分析-智能优化-人师决策-迭变重构”功能于一体,推动数据智能驱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持续改进,开启人机协同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新未来。个性化AI督导、伴随式AI专家、共创式AI教研,从历史到未来,从现实到虚拟,“师元”大模型正勾勒出智能教育场景的无限可能,推动传统与创新、人文与科技在育人使命中深度融合。

  在智能时代,好老师如何适应技术变革?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原副校长陈时见在《好老师的变革与修炼》的主旨报告中强调,教师应善用AI工具,实现从“知识传授者”到“学习引导者”的转变,以适应新型教学方式,培育面向未来的智能人才。他指出好老师的三重修炼为:教育发展与教师角色的演变;教师素养的新要求;课程与教学的变革。

  大会进入下午的“好教育·日日新”篇章,这是一场关于未来教育的智慧对话的持续深化。据悉,大会后续将通过争做“大先生”,传承教育家精神、驱动“大变革”,开启教育新未来等议题深入探讨,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注入持续动能。

【纠错】 【责任编辑:韩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