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跑在前 企业生产忙 涪陵“管家式”服务让11.7万社会经营主体安心-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10/18 08:53:02
来源:重庆日报

政府跑在前 企业生产忙 涪陵“管家式”服务让11.7万社会经营主体安心

字体:

  10月16日,涪陵鑫源汽车有限公司,平均每118秒就有一台白车身下线。今年上半年,公司汽车出口总量达1.5万辆,同比增长10%。“针对我们出口量大、批次多的实际需求,涪陵综保区联合海关制定了‘区港联动’机制,为我们提供最大化的通关便利和税收支持,帮助我们抢夺海外市场。”公司海外营销事业部负责人章智峰说。

  今年以来,涪陵区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营商环境组织体系,出台《涪陵区营商便利度考核评价办法》,与各部门年度目标绩效考核直接挂钩,促进政府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上半年,涪陵区市场主体总量达11.7万户,同比增长9.3%。

  为市场松绑

  企业办事更便利

  “市场主体总量的进一步提高,显示着涪陵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活跃度较高。”涪陵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涪陵区结合实际,制定了《2025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清单》,围绕企业发展六大环境提出42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系统推进“服到位、零距离”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

  “我们加快构建了区域协调统一的大市场,打破市场准入隐性壁垒和不合理限制,以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实现市场准入规范化发展。”涪陵区发改委负责人说。

  运用改革办法,涪陵区实现了开办企业“零见面”“零跑路”“零成本”、最快1小时办结,大幅提升了企业开办效能。

  “没想到,足不出户就完成了企业开办业务,真的太方便了。”率先享受到了这一便民服务的创业者栗瑛高兴地说。返乡发展的她打算开办一家特色农产品销售企业,她在线上平台提交了资料后,不到两小时就完成了审批,顺利拿到营业执照。

  今年,围绕企业设立、运行、退出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企业全生命周期,涪陵区创新设立企业服务专区,打造“涪务员”政务服务品牌,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和办事便利度。

  除了简化行政审批模式,涪陵区还优化拓展“一窗综办”“川渝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推动1571个事项集中进驻率达100%,实现24个部门505项事项“一窗无差别受理”,赋权首批49项事项至园区开发区,逐步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

  建立诉求台账

  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涪陵是我市的工业大区,每年夏季,钢铁、化工、汽车等行业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加之居民用电迅速攀升,电网负荷面临着严峻考验。

  今年夏季,涪陵区制定了用电保障“白名单”,对132户区级重点企业加强生产监测和电力调度,按照“一企一策”要求,为企业科学制定市场化电力需求响应方案,合理设置需求响应类型和补贴标准,帮助企业节省电费1.6亿元。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涪陵区迭代优化“百千万”联系服务经营主体全覆盖工作体系,搭建“区领导挂帅服务115家重点企业+区级部门包联978家‘四上’企业+镇街网格化覆盖10万家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三级对接服务机制,配备1212名企业服务专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矩阵,实现全要素保障与全周期跟踪服务。

  “在联系走访中,我们重点聚焦‘113家市区级重点企业+53个市级重点项目’,构建常态化月度走访服务机制。”涪陵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通过“一对一”匹配服务专员,“面对面”听取企业诉求建议,“点对点”协调解决企业难点痛点问题,他们形成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问题诉求台账,推动由解决个性问题逐步向解决共性问题延伸,切实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仅今年上半年,涪陵区就累计联系服务“四上”企业2190家(次),解决攀华预制菜项目建设推进、与青拓集团不锈钢项目合作、华通电脑提前规划迎峰度夏保供等重点诉求问题357个,问题解决率达96.6%。

  “软环境”成了“赢口碑”

  推动再造一个“涪陵工业”

  “从项目接洽到签约,我们深切感受到涪陵区‘服到位、零距离’的服务精神,未来,涪陵将成为我们布局西部的一个重要原点。”在今年9月举办的涪陵区2025年三季度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叁桐(海南)国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宇感慨不已。当天,44个重点项目落子涪陵,协议投资超340亿元。

  良好的营商环境带来创新创业的热情,从而进一步拓展了涪陵的发展空间。榨菜是涪陵的一张名片。近年来,涪陵榨菜从单一的榨菜产品不断向“榨菜+”、榨菜亲缘品类拓展,开发了覆盖酱腌菜、泡菜、酱类等多种品类的产品矩阵,走出了一条迭代升级的道路。

  这只是一个缩影。今年涪陵区提出“再造一个涪陵工业”,力争到2027年形成百亿企业10户以上、上市企业10户以上、GDP21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以上、工业产值4000亿元以上的“十百千”产业和经济量级。

  “再造一个‘涪陵工业’,不是既有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存量倍增和增量突破间共同作用的结果,牵扯到一场深刻的动能转化。”涪陵区发改委负责人说。

  签约即供地、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背后是涪陵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

  涪陵卡涞科技是一家从事高性能复合材料轻量化零部件研发及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政府的帮助下,项目一度跑出了从签约到投产不到半年的“加速度”。目前,公司6条生产线已实现全部满产,年产轻量化零部件45万件。

  存量企业发展也同样“可圈可点”。涪陵蓬威石化在停产9年后,投资2.3亿元启动技改项目,政府工作人员下沉到一线,协调交通、用工等难题,帮助企业顺利恢复生产。

  从政务服务的“瘦身提速”,到政策扶持的“精准滴灌”;从倾听企业诉求,到建立闭环解决机制;涪陵区坚持问需于企,问计于企,用良好的营商环境赢得企业的“好口碑”,把“软实力”做成“硬品牌”,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涪陵区市场主体满意度高达98.3%,近9成的市场主体表示将继续深耕涪陵市场。

【纠错】 【责任编辑: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