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本日记里的民生温度——万州五间桥社区党总支书记熊得詠的十八年坚守-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10/20 08:35:42
来源:重庆日报

98本日记里的民生温度——万州五间桥社区党总支书记熊得詠的十八年坚守

字体:

万州五间桥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熊得詠(左一)入户走访慰问老党员。(受访者供图)

  18年时间、98本笔记本、超20万字民情日记!

  在万州区五桥街道五间桥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熊得詠的办公室,摞成半人高的泛黄的纸页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老街18年来的烟火日常与民生冷暖。

  从为盲人熊道金安家,到助白家兄弟一家团圆,再到为癌症患者沈天亮募捐救命钱……字里行间,流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把居民当家人”的质朴承诺。

  解囊相助

  盲人大叔安了家

  盲人大叔安了家!这是熊得詠2007年上任初期,在民情日记里写下的第一个故事。

  2007年的一个夏天,五间桥社区的街巷间,一位手持算命幡子的盲人引起了熊得詠的注意。盲人名叫熊道金,云阳沙沱人,常年漂泊。

  后来,通过交谈得知,熊道金希望能在此有个家,可现实是,当时熊道金全部家当加起来也就7000元,经常露宿街头。面对老熊的话,熊得詠当即便记在了本子上。

  为了给熊道金一个安稳的家,熊得詠先是把他接到自家生活了一段时间,让他感受“家”的温暖。随后,他踏遍社区的街巷,最终在五桥河畔为老熊寻得一楼一底的便利居所。

  钱从哪来?为了圆熊道金的安居梦,熊得詠四处奔走,为他争取到了民政补助,同时自掏腰包为其购置了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让熊道金有了一个几十平方米的家。更让人动容的是,他自驾前往云阳,把熊道金的儿子也接回万州,一家人得以团聚。

  除了安居这件大事,熊得詠的日记里密密麻麻记满了琐事:户口迁移跑了多少趟派出所、熊道金儿子转学联系了哪几所学校、家长会替老熊去开……

  户口、转学、家长会……熊得詠“跑断腿”一一搞掂。如今,老熊的儿子也有了稳定工作,一家人的日子也有了起色。“这份恩情,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老熊的话,朴实却重千钧。

  倾情付出

  白家兄弟重新团圆

  “菜刀放下了,家团圆了。”这是2019年7月9日,熊得詠日记里的又一笔。

  那天,白家兄弟提着菜刀,扬言要去找远嫁山区的女儿拼命。白家兄弟均患视力残疾,中年时捡到残疾女孩白家辉并抚养成人。女儿远嫁后,兄弟俩觉得生活支柱塌了。

  “事已至此,心平气和。等她抱孙子回来,你们就安逸了。”熊得詠赶到时,屋内气氛凝重,他连忙进行安抚。10多分钟后,情绪激动的兄弟俩才平静下来。

  第二年,白家辉抱着胖小子回门,兄弟俩轮流抱着外孙笑得合不拢嘴。可天有不测,女婿英年早逝,兄弟俩又犯了愁,担忧女儿、外孙的生活,想接他们回社区。“好啊,我支持你们!”熊得詠当即拍板,驾驶私家车,载着白家兄弟跋涉4个多小时,抵达七曜山接回了白家辉母子。

  “五间桥是个大家庭,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熊得詠说。为了让孩子能在城区上学,他联系学校;为了让白家辉重拾生活的信心,他多方奔走安排了公益岗位;开学那天,他又给孩子买了件新衣服。

  如今,白家辉不仅组建了新家庭,还和丈夫摆起小吃摊,儿子也已上初中,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滋滋润润。

  募捐接力

  从死神手里抢回性命

  “募捐接力,从死神手里抢人。”2021年盛夏,熊得詠在民情日记里记录下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

  万川大道20号楼,沈天万焦急万分——他弟弟沈天亮被诊断出脑瘤,手术能救命,却没钱。“熊书记,你能帮忙想个办法吗?”无奈的沈天万立马给熊得詠打去电话求助。

  “好的,我来想法!”挂掉电话,熊得詠立刻回办公室起草募捐倡议,当天下午就发起爱心接力,居民们你五十我一百,熊得詠自己捐了1300元。他带着善款直奔医院,手术如期进行,沈天亮也逃离了死神的追逐,捡回条命。“沈家的天,亮了!”熊得詠在日记里写下这句话。

  弟弟的重生,让沈天万感动不已。他主动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在2022年的洪水中,与社区志愿者一道积极转移群众。

  为民办事

  快捷公交通车了

  “老街居民要是哪天没看见熊得詠在巷子里转悠,心里就发慌。”老党员向全兴的话,道出了居民们的心声。

  20岁时,熊得詠是一名技艺精湛的雕刻师傅,收入颇丰。但在居民推荐下,他毅然加入社区工作,用刀刻功夫般的细致,丈量着社区的每一寸土地。

  18年间,他带领社区完成了“蜕变”:桥下空间成了休闲乐园,陈旧墙体刷上真石漆,杂乱管网入地,破烂路面变成柏油马路。那98本民情日记,记录着从“给盲叔找房”“帮白家迁户”到“推动开通高铁北站公交车”中的点点滴滴。

  2025年9月,新的字迹添进日记:“增开的万州高铁北站快捷公交车,终于开通!”作为区人大代表,他连续两年提出的建议,终于落地。

  近日,秋阳穿过办公室的窗,洒在98本民情日记上。纸页会泛黄,但字里行间的民生温度永不冷却。熊得詠又翻开新的笔记本,续写着“一家人”的故事——这故事里,有初心,有温情,更有老街生生不息的烟火气。

【纠错】 【责任编辑:李海岚】